Tuesday, December 26, 2006

光影记忆(十七)

刘伟强 伤城
金基德 时间
李焕京 方糖

Sofia Coppola Marie Antoinette
Martin Scorsese The Departed
Edward Zwick The Blood Diamond
Woody Allen Scoop 
Brian De Palma The Black Dahlia

点滴记忆(二十四)

Merry Christmas
2006-12-25

已经不记得去年的圣诞节是如何过的了,也懒得去翻BLOG,无外乎喝酒、看碟。今年本也是如此,却因为有了你送的花束而变得完全不同。
晚上回去我花去两个小时的时间仔细整理每一枝,用完了家里的三个花瓶才插好。余下的花瓣我洒在地毯上,只一会儿的时间,便有了满屋的花色香气。
洗了澡,躺在床上看李碧华的小说,依然是血腥而妩媚的文字,清冷而苍凉的结局,宛如未完成断续的诗句。那时你发来信息说睡不着,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呢?只是我们要习惯这样的日子,毕竟我们一个在江之南,一个在河之北。

Silent Night
2006-12-24

今年的平安夜没有雪,没有烛光,也没有丰盛的晚餐。日子过的很安静,一觉睡到自然醒,起身收拾屋子,吃简单的午餐,然后泡一杯浓浓的咖啡,慢煮慢喝,躺在沙发上晒太阳,听新买回来的CD,而后,看着日影西斜,看着暮色一点点逼近。
晚上去新百闲逛,快午夜的时候,出来找了家餐厅,室内有很温暖的色调,带笑的女侍,有人低语有人喧闹,而我只是安静地等待、从容地吃喝、然后毫不犹豫地离开。这个城市令我迷恋流连的地方,好像从来不是这里。

Friday, December 15, 2006

点滴记忆(二十三)

I love you for sentimental reason
2006-12-15

酒后晚归,起了大风,叶子落了一地,枝丫末节在沙尘四起的天空里伸展。没有雨,也没有雪,干躁得一如沙漠。太过漫长的等待,就会让人忘记下雨下雪是怎样的情景,而后心里渐渐终于没了盼望。
近来夜夜晚睡,看不需要脑子思考的无聊节目。不停地买碟,静不下来看,柜上积了厚厚的一叠,仿佛要借用整个冬天的时间。
很喜欢你寄来的食物,有时会一人喝着啤酒,随意取一样吃,感觉很好。这个城市也有优の良品店,在先天下,那天我进去转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有买,我只觉得不会有你带来的好吃。

Thanking about you
2006-12-6

近来的心绪总是不够清明,杂事缠身,不得清闲,甚至有些微郁抑的倾向,经常会在下班后一个人走回家,走很远的路,然后在感觉到腿脚已经冰凉的时候再打车回家。那时下班晚归的人在身边经过,神色疲倦而又步履匆忙。街道旁卖盗版光盘的,廉价首饰的,卖糖炒栗子的,麻辣串的,甚至有卖旧棉衣棉手套的,一个接一个的摆列着,街里却是车来车往灯光昏黄。我经过,再经过,偶尔吃点小吃算作晚餐,其他不作停留。
有时我会想,经过那么多的人,唯独不能经过心底最盼望的那个人,想来便觉有些荒凉。

千江有水千江月
2006-12-4

醒来的时候,天光散尽,暮色四合。我倚在枕上,看完了她们的故事。
贞观终是如此想的,“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她这样灵巧的心思,依然免不了负了气,误了他的心思。而他如此温良敦厚,也免不了对感情最终苛刻至此。都说,爱愈深,相知愈深,愈是受不了半丝委屈难受。想来你都应该明了的呀,想来你应知晓我心意的呀,缘何会不懂体恤了呢?必是因此吧,深爱一个人时,把情感放在若隐若现之处,让对方知晓,却又处处克制。怕的未必是交了心的惶然,更加是死了心的伤害。我们都是如此,越是深爱,越会迷了眼。哪曾想,若是她的,隔了千山万水,他仍会依依寻来,像七夕夜,像大年夜,不期而至,站于朗朗月光下。若不是她的,她便是把自身放于悬崖绝壁,亦只得坚韧地活下来,或从此只是,内心静默了去。
感情是永无解释的,我们经常念念难忘。读那个人读过的书,听那个人听过的音乐,走那个人走过的街道,看那个人看过的月色。若是如此,言念其中,彼此思念,掉的却也应是欢喜的泪了。

听歌的日子
2006-12-1

没有流云的日子,阳光一直淡淡的。
这个城市里越来越多滋生着时尚的潮流,奢华的餐厅,新式的洋房,这多少让我感觉到一丝浮躁的气息。如果可以,我依然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看一看这个城市的夜色,然后悠然地点燃支烟,温暖自己,思念她人。
你送的ipod我真的很喜欢,我把它放在胸口的衣袋里,想听的时候就戴上耳机。有时候很多难以说出口的感情,会在听某一首歌的时候突然得到释放,感情就这样悄悄的蔓延。人说,有些事情无需解释,有些事情需要坚持,我们都需如此。不管世事如何纷扰,我们的心思如何热闹又孤寂,依然愿我们安好,且快乐。

Friday, December 01, 2006

纯乐时光(三)

Marcia Hines Hinesight
Amos Lee Amos Lee
Jacques Loussier trio Bach's Goldberg Variations
the Wreckers Stand still, look pretty
Keith Urban Love, pain & the whole crazy thing
Lucinda Williams Car Wheels On a Gravel Road

Tuesday, November 28, 2006

点滴记忆(二十二)

暗恋·桃花源
2006-11-27

最近很忙,给自己的时间很少。每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躺下已是精疲力尽。看一本书或是看一部电影,往往要花去好几天的时间,每次都是看一会儿就抵不住困意,倒头便睡了。而给你写信,顿时变得很茫然,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又不该说,终是对着空空的白纸,写不下去,索性也就罢了。
因为看的那些文字和影像,大多是淡淡的叙事,没有激烈的冲突和曲折的情节,诸如贞观和大信,滨柳和之凡之间的爱情故事,所以看着容易滋生困倦。倒是后来,一个人细细思量,却也觉得蛮有意思。

小雪
2006-11-23

昨儿傍晚时候下起了雪,然后缓缓地飘了一个晚上,一直持续到隔日的夜里。
今年的气候总是和着节气,冷暖有时。每到节时,我总是想起[东邪西毒]里最后欧阳峰对着苍茫的远方说:[那天,黄历上写着:驿马动,火迫金行,大利西方。]这部影片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永远是它的对白,还有以节气而论时日的变迁。

幕色
2006-11-18

我把光都挡在帘外,用一个黄昏的时间,在初冬来临的时候缓缓看了一部电影《时间》。看着看着就躺在沙发上熟睡了过去。
今年暖气很足,穿着秋衣已经不会感到寒冷,然而因为怕冷,在沙发上看书和在桌前上网时,我仍然习惯性地裹着厚厚的毛毯。
拉开窗帘的时候,能看到西边隐隐地沉了一轮夕阳,水红色的天幕,看着看着就看痴了,想起我们坐在燕春花园的阳台上,一起看这个城市的风景,那样的情景真的好美。
感觉这个冬天的脚步很迟缓,草木还挣扎着不肯萎榭,那一抹绿,看来看去也是牵强得很地干枯着。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已经下起了第一场雪。

行走
2006-11-17

这两天一直有雾,浓的化不开,这样阴沉的天气比往年要多许多。树上的叶子都还没黄透,就已经随着一场又一场的大风翻飞落下。
你走后两天,我一直习惯走路,走累了,就拦一辆taxi,很方便。以前车行,路过一条街道,两边遍植梧桐,也不觉得有多美,如今在清晨或是黄昏走在那条街道上,感觉却是完全不同。
偶然看到有人捧起大把的落叶,心想,是不是也像自己一样,都是在内心感到孤单流离的人。或许也不是没有人相伴,只是又太过明白那样的温暖常常是触不可及。想到这里,不免觉得有些悲凉,想起当年事事斟酌,以为就可以得到心灵上的完满,没想到最终还是陷落,在这座城池。

Wednesday, November 22, 2006

光影记忆(十六)

Six Moral Tales by Eric Rohmer
All That Heaven Allows by Douglas Sirk

Tuesday, October 24, 2006

点滴记忆(二十一)

午夜场
2006-10-24

天气在10月的末端,阴晴不定地像人的心思。忽而阳光灿烂,忽而阴沉低霾。
前些天在街的岔口新发现一处碟屋,收了一些简装碟片,路易·马勒3碟纪录片、3碟长片(《再见,孩子们》、《拉孔布·吕西安》、《好奇心》)、莫里斯·皮亚拉3碟电视剧《森林里的小屋》、《费里尼访谈录》、蔡明亮“水”三部曲(《青少年哪吒》、《爱情万岁》、《河流》)。虽然都是自己心怡已久的片子,却在午夜看的时候还是不免困倦,凌晨醒来,电视画面还停留在碟片的目录上,重复着同样的音乐。
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人不厌其烦地说着这秋的天气,也会经常冒出一些悲秋伤秋的词句,听着听着,让我也莫名感伤起来。回头看这两个月的日子,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那些事情里面,是种种无常与未知的来袭。在我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倏忽降临,又倏忽离去。我站在原地,尚未来得及回顾,秋天的叶子,就已经簌簌落去。
扰攘了这许久,生活也不平静。很想这个冬天能够来临的早一些,大雪掩映,会让一切变得明朗的吧。

秋色流淌
2006-10-17

今天降温了,而我依然穿着单薄。
下午开会的间隙,在大院里行走。难得见到这美丽而齐整的路旁,参差斑驳的霜醉与叶黄,远处是已经低沉下来阴灰的天色,满眼帘都是浓浓的秋意。我是那样喜欢,看着这些美景在眼前一点一点地呈现。
将夜未夜的时候,我完成了手头的最后一点事情,耳畔仍然是赵鹏低沉性感的声音,“夜已挥去,铅华未尽。喧嚣已停,尘埃未定。轻轻一声,我的爱人,今夜是否温柔如昔?轻轻一声,我的爱人,今夜是否孤单如我?”

阳光隐去
2006-10-16

天色继续阴灰,预报的大幅降温依然没有降临。
晚上回家,重新整理了衣柜里的衣服,夏天的清洗了晾晒,秋天的熨烫了折好。边整理时边想,这一年,竟是如此就过了半。
这两天一有时间就在看贾樟柯的片子,从早期的短片集到“故乡三部曲”,再到《世界》,在他的电影中,很明显的能感受到一些大师的影子,比如候孝贤,比如杨德昌,超写实主义的风格,意境悠远的长镜头,蕴含了浓重的悲观情绪和强烈的人文关怀。其实,我一直很喜欢这样的导演,他们有着敏锐的生活感悟力和沉着的叙事能力,这样的气度,使他们的作品蕴藏着巨大的张力,令人击节。
或许是天气的缘故,心情也变得不明朗。昨儿黄昏的时候,我坐在7Club的露台上,一旁树上的叶子落了满地,吧里的女孩唱着,“所有的哀艳都枯萎,只有寂寞开了花。”满是丰盛的年华,吟唱这样的歌词,听来别有一番味道。

Tuesday, October 10, 2006

出行随记(四)

2006-10-04

早晨起的早,去车站取了妈妈寄来的中秋礼物,都是做好的熟食,莲藕、菱角、香芋、糯米丸子,回家迫不及待地偿了,还是那样熟悉的味道。
中午准点赶到机场,换领了登机牌,就上了飞机。东航的这班飞机很小,只有三排座,舱里很拥挤,完全没有想像的舒适,所幸也不用太长的时间。
飞机在云层里穿行,天色一片淡蓝,偶有絮状云朵散漫地浮在舷窗周围。路上和乘务员有一句无一句地搭话,时时还被一旁男子蔚为壮观的呼噜声打断。
飞机提前二十分钟到达禄口,我在出口等了会儿,就见你匆匆赶来的慌张样子,你终是穿了我想见的那件上衣,轻薄柔软的质地,细节处摇曳生花,暗地里妖娆。
只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南京就已不是我印象中的破旧样子了,想是江南的好气候,润其风华,成其大器。入住的索菲特银河在山西路上,装修过于传统繁复,我只是很喜欢那落地的玻璃窗,我们可以一起倚在沙发上,看这个城市的景色。
暮色初上的时候,城市的轮廓慢慢淡去,满城的华灯映着帘里的红绡秀帏,浓朱淡红。我想,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感觉什么都是美好的吧。

2006-10-5

十月的江南,纵然夜里微凉,白日里却还是炎热。
若不是你,我是不会想着去鸡鸣寺的。黄墙灰瓦,枝木扶疏,衬着幽静的庭院,一切都让我如此心生亲近。寺里的素斋馆颇有古意,素食味也极好,临窗坐着还可以看到朦朦一碧的山色湖光,最是我心怡的地方了。
至于后来踏上台城,我是全然不知它的来由的。只觉得在城墙上行走,或许能领略不一样的景色。哪曾想后人附会“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说的就是这处地方,不禁惭愧不已。
下了城墙,去估衣廊找到红帆。不大的地方,碟片很多,精9很少,摆放的极为混乱。所幸还是有所收获,买到了寻找已久的《My Father's Glory & My Mother's Castle》、《Old Boy》三碟精装。

2006-10-6

我喜欢早晨醒来看到你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素白的面容,有着别样的妩媚。
你说,我很会选日子,在别人相聚的时候,我却选择离开。我本想安慰你的,可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我看着你慢慢蜷曲了身体,背着我轻轻地啜泣,你说我不会理解这种疼痛,可我又如何不知呢?
去机场的路上,我没有选择bus,我怕还像来时,你坐不到我一旁。其实,我是忘了,那样反而会让我们更早些分别。你说这师傅开的好快,那时我把脸转向窗外,不忍再看你的样子。
飞机一个多小时以后就到了首都国际机场,室外干燥的空气令人不适,我在灰尘的气息里开始怀念南方风的清澈。
你发来信息说,这真是一个痛苦的节日。我很想告诉你,这一次离别并不是最痛的,下一次永远要比现在的来得猛烈,因为积累和沉淀。
晚上回去,看到满月的清辉,殊不知它能照亮多少心思,只希望我们都能看到彼此的也就好了。

2006-10-7

人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只是自知,思念的悠长,不敢倾诉太多,怕文字掩不住,这内心的荒凉。

Sunday, September 24, 2006

点滴记忆(二十)

岁月静好
2006-9-24

九月的天气,有着凉适的清爽,街道上树影婆娑,郁郁绿色的叶子慢慢落下,缀有点点鹅黄。
一个人坐在咖啡厅,看着朋友从科西嘉寄来的明信片,算着时差,她那里还是凌晨,应该还在熟睡。只希望再见时,她能有一脸的阳光,不再是以前温温吞吞的寂寞样子。
转眼八月过了,很多事情都慢慢沉淀下来。快乐的,不快乐的,渐渐的都淡了去,叫人忘了感伤,偶尔再袭来,也不似潮汐般汹涌。就这样不知觉的,我又回去了孤独的日子。
我听安妮说过,即使是在深切的爱里,我们依旧孤独。我以为是,你觉得呢?

秋瑟
2006-09-08

晚上回来的路上,看见满月的清辉,月光在空旷的地面渲染出一片空荡荡的荒芜。风在空气里随意飘扬,将沿途的树叶吹得摇曳不止。我穿着棉质的毛衫,已经遮不住这夜的凉薄。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63rd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la Biennale di Venezia

GOLDEN LION for Best Film:
Sanxia Haoren (Still Life) by Jia Zhang-Ke

HORIZONS PRIZE to:
Mabei shang de fating (Courthouse on the Horseback) by Liu Jie

Thursday, September 07, 2006

光影记忆(十五)

Jules and Jim

朱尔和吉姆 Jules and Jim

导演:Francois Truffaut
主演:Jeanne Moreau Oskar Werner Henri Serre

1962年,弗朗索瓦•特吕弗的第三部长片《朱尔和吉姆》诞生了,特吕弗述尽爱情的旖旎、浪漫、伤痛、执着,荡气回肠却不落俗套。
许多人以为《朱尔和吉姆》是特吕弗的杰作,是介于《四百击》的纯真和《射杀钢琴师》的世故之间的史诗转变历程,虽然它完成于《射杀钢琴师》之后。这部由特吕弗个人最喜欢小说改编成的爱情电影,是73岁老作家亨利•皮埃尔•罗谢回忆年轻时代生活的处女作。特吕弗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未能在罗谢去世前完成此片,多年后,他将罗谢的另一部小说《两个女孩与欧陆》也搬上了银幕。
影片从始至终有一个中性强调的男子,几乎不带感情地用旁白叙述着,勾绘着20世纪初至30年代法国知识分子和咖啡馆文化。特吕弗采取了两种基调,前半部热情奔放,节奏如风转云动,瞬息万变。这部分几乎囊括了新浪潮招牌式的花哨形式:流畅摄影机运动、慢镜头、凝镜、省略、叠影、蒙太奇、流动特写等等。三个主角年轻的理想、纯真和自由旷野的行为,在新颖原创的镜头下,传送出电影少有的青春喜悦,以及一种不负责任的气息。后半部,特吕弗在这段使用的形式沉重严肃许多。爱情的挫败,生命的伤痛,使电影沾染哀伤悲剧的气氛,江河日下地导致最后的死亡与毁灭。

Rome, Open City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Rome, Open City

导演:Roberto Rossellini
主演:Aldo Fabrizi Anna Magnani

The Bicycle Thief

偷自行车的人 The Bicycle Thief

导演:Vittorio De Sica
主演:Lamberto Maggiorani Enzo Staiola Lianella Carell

Eight and One Half

八部半 Eight.and.one.Half

导演:Federico Fellini
主演:Marcello Mastroianni Claudia Cardinale Anouk Aimée

The Tin Drum

铁皮鼓 The Tin Drum

导演:Volker Schloendorff
主演:Mario Adorf Angela Winkler David Bennent Daniel Olbrychski

Wednesday, September 06, 2006

点滴记忆(十九)

跟夏天说再见
2006-09-06

你最爱的夏天和我最爱的秋天,会在这个月擦肩而过。当红色攀上了枫叶的枝头,当太阳的余晖在夜晚来临前越来越短,我知道是时候和夏天说再见了。无论要和哪个季节说再见的时候,我总会有一些莫名的感伤。为什么总是觉得它们永远是那么匆忙,来不及停留和遐想?

这两天每至清晨,就会早早醒来。早得可以看见雾湿的空气,未化的露珠,泛蓝的天色,恍惚间,仿如天地混沌初开,而人世间的热闹恰恰开始以端倪之色上演。于是透着一股子喧嚣即将到来之前的清冷和静默。

坐在夏末初秋的房间,沉默地整理着一些旧日的片段。复制,粘贴,复制,再粘贴。每年九月,我都以“一场秋雨一场凉”告诉自己已然入秋,而每次我写下的文字都衬着自己相同的心情:寂寞、悲伤不止。

开学已经有几天的时间了,一直未去报道。同学打来电话,一再的催促,想想也该去学校看看了。道路两旁的梧桐该是怎样的一树秋色呢?

仓央嘉措诗:“最好不相见,免我常相恋,最好不相知,免我常相思。”于我们而言,晚了。

一场秋雨一场凉
2006-08-30

昨晚一直在喝酒,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喝不同的酒,凌晨方散。那时bar里还有歌者在吟唱,我一直背对着她,仿佛是为了躲避她那越拨越快的琴弦和越来越苍凉的歌声。
转眼八月尽了,天气在早晚变得很凉。今天早起的时候雨还在下。从此往后,怕是一场秋雨一场凉了。

近香情怯
2006-08-29

雨还在下,下得细腻而缠绵。灯光在暗夜里氤氲,搁浅了记忆。
起身翻看碟片,却什么也看不下去。批了件衬衣依在阳台,雨点从天而降,打湿了窗外的一切。街灯不再是单一的昏黄,偶尔倒影在水色中,妖娆而疏离。
我闭上眼睛,仿佛听到时间流逝的声音,那是我安静的时候却听不到的声音。我想,那是思念的声音。我听到蜻蜓飞走翅膀滑过的气息,我听到风筝坠落最后一丝的叹息,我听到凤凰花开一刹那间的惊艳,我听到你在远方轻唤我的名字,然后心疼不已。
我坚持到雨停的最后一刻。或许,真正的感伤,并不是眼泪止不住的时候,那像一根紧绷的弦苦苦撑着,不能彻底地释放自己,言不由衷地掩藏,把自己埋葬到后面,直到孤独在脸上僵化成一张无所谓的面具。麻醉别人,也麻醉自己。原来,残存的希望有时比绝望来得更伤人。
耳后有你留下的Burberry的香味,鸢尾花的气息令我迷醉。我伸手挡着鼻息,抵御这熟悉的味道,眼泪顺着指尖缓缓滑落。

点滴记忆(十八)

恍惚。初秋
2006-08-25

车驰离京城的刹那,我看见夏日的芳华在褪尽,我看见自己的身躯在消失,变成了一堆没有气息的尘埃。
在798的江湖餐厅,透过玻璃的屋顶,我看见整座城市天空的湛蓝。我只想十年前,我刚踏入这个城市的时候,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象,毕竟没有什么是永远隐晦而肮脏的吧。面前的杯壁上泛着浅浅一层水气。蜂蜜加了冰块,甜蜜到浓郁的味道让我窒息、亦让我清醒。我喜欢脸色温和、头发凌乱的自己,可以在城市的角落以一个很舒服的姿势坐好,然后懒懒地陪你说话,懒懒地陪你看风景,只是那时你却不在我身边。
回来几天,一直恍惚着度日,时间仿佛断了线,我在日子里悄悄地跳着格子,无痕迹可寻。斑驳间的透明,有时有着失去言语的笑容,永远是遮掩些什么不快的事。身体只能感觉到天气骤然凉了起来,夜里已经需要盖着薄被才能安睡,白天站在树荫下,抬眼看去会有种清澈的光线透过叶子,让人无端便觉得秋之静美。我张开手臂,深深地呼吸着这初秋的味道,我最爱的季节,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到来了。
我不知道,这个秋天等待我的是什么。只是有些事情我们必须不断地习惯,然后挺过去。回忆如此,思念如此。只是我常常产生的恍惚让我以为时光在某个时刻停滞了。棂窗而外,喧闹的街道,棂窗帘内,炫目的红色。
我一直想,原来我们都带着自己的思念在走今世的红尘。一些伤心昨天见过,今天就不要继续了。碰一碰,我怕又是继续再继续的伤痕。一些甜蜜昨天残留,今天还在继续。我只想在这样的涟漪里继续徜徉和沉湎,弹指间老去。

烟视媚行
2006-08-13

昨天和你说话的时候,让我想起了这个词,我只想你必是如此的样子。
这几天,北方一直不肯见蓝天,空气湿闷得近于让人窒息。彼时那么痛恨北方的大风,如今,却日日希望它能来一场狂风吹散这阴霾。
午夜回去,翻出王家卫的片子来看,镜头下的女人,忽而痴情,忽而风情,忽而渴望,忽而兜转。透过那面尘封的玻璃,我仿佛真的看到那些风姿绰约的身影带着神秘性感的腔调,在我的面前烟视媚行。而当我想看的清楚的时候,她们又忽然远去,触不可及。
看《重庆森林》的时候,忽然很想很想听听这首歌。在这个闷热多雨的夏天,我也希望会有加州阳光的灿烂了。也许会比较嘈杂,可是,我需要这样的音乐里所展现的明媚。每当我听着它时,我会想起多年前的某天黄昏,校园的广播突然响起这首歌的情景,还有伴着歌声的这段文字:

我曾经想像蝴蝶飞行的方向,必然美丽多样。有阳光的地方必然有土地。
我想像媚行:你必须关怀软弱受苦的人,你必须相信爱,你要走遍地雷和向日葵同时埋藏和盛放的田野。

——黄碧云《沉默。暗哑。微小。》

立秋
2006-08-08

夏日短暂。薄薄透透地拂面。然后落几场雨。枝叶越是浓绿。有红色的花朵在街角花园里争艳,花香随风走散,那片暖色似可蔓延天涯。
夜近零点的时候,太阳移至黄经135度,丙戌立秋。我和朋友转去路边的烧烤排档,继续喝酒。夜半的街头,偶尔有行人,还有等客的的士。而我们,只是无聊,且无赖地见证着这个城市夜的沉静。
整晚上,我都不知道再和朋友说些什么。坚持与放弃也只在一念之间,或许就像她说过的,再勉强也是徒劳,何必还要如此,活的那么辛苦。只是,我不知道对于感情,这样做,是不是太过于轻率,不负责任。
那天看《北之零年》,记得她一直在等待,等来的却只是背叛。我看到的碎片光影,也从来只有这一幕,最能感动我。那些沉默与低眉,在她不自觉地挺直背脊的时候微微露了端倪。真的想要问,永远究竟有多远?可是,谁又能给出答案。
早起有浓雾。时时有雾,今年缘何这般沉沉缭绕。想是相思更见凄苦了些,相见便更欢欣无忌。

伤城
2006-07-26

转眼又近立秋,一夜的小雨过后,天气骤然凉了下来。一个人行走在街道上,穿着薄薄的长衫竟然觉得有些清冷,或许是因了昨晚的低烧还没有完全退去,也或许是因了从心底发出的凉意寒彻了整个身体。
昨晚去医院输液,回去已是夜里。我翻出两年前的碟片,带着相同的情绪,一部一部地观看。我只怕有偶然间隙的时间,会让我陷入可怕的沉默。然而,我终究还是一个感性的人,看到《爱有天意》的时候,泪水还是禁不住地肆意滑落。罗兰·巴特说:“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他的理论,在我这里又一次得到了证实。只是这一次我才明白,“原来,眼泪的存在,除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还证明,有个人因你而悲伤。”
朋友发来邮件告诉我,南方的凤凰花又开始落了。我只想,凤凰花落下时,是不是如同洒落一地的鲜血,红得触目惊心?六月,凤凰花开,七月,凤凰花落。我体味这介于盛放与凋零之间的疼痛,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行走在蔚蓝风中的孤独灵魂,我知道在你哪里,那也是一座伤城。

仓央嘉措,空城
2006-07-24

中午的阳光依然炽烈,天色轻蓝远漠,让人疑是到了初秋,而明明却只是炎夏的开始。
这个七月一直在忙碌中度过,原本去海边的旅行计划一再推迟,怕是到了八月也难成行。每到晚上,看着自己已经倦了的笑容,应酬的言辞也沉默下来,在车上听会儿音乐,就匆匆去超市、去洗衣店,而后回家,认真地洗澡,蜷在床上,睡意沉沉。
因为这样的疲惫,夜间看碟看书的时间便少了许多。断断续续地看一些影像和文字,精神也很难集中,看过即忘。渐渐的,思维也开始变得散漫不堪,终日浑沌。有时心中如有千言,却又呆怔着忘了要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流水似的生活,碎片似的日与夜,都是可以遗忘的。看到的文字,听到的声音,拍下的图像,也不一定是全面而真实的。唯独隐藏在它们深处的心情,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就好像仓央嘉措说过的那样,“用墨写下的字迹,一经雨水就洇湿了,没能写出的心迹,想擦也擦它不掉。”
这几天毫无预料的,自己变得不平静,整个城市在自己眼里好似成了一座空城。拥堵的街道,招摇的梧桐,冷漠的大楼,过往的行人,一切依旧忙碌混乱又井然有序。而我感觉到的却只是一座空城,一座彻底的空城。李碧华说:“有些感情是指甲,剪掉了还会重生,无关痛痒。而有些是牙齿,失去后永远有个疼痛的伤口,无法弥补。血肉模糊的。决然割舍。”我体味到的是什么?不知道。只是空空荡荡的感觉,里面似乎还有风在回旋。

光影记忆(十四)

2006-8-11

怪物 The Host

导演:奉俊昊
主演:宋康昊 卞熙锋 朴海日 裴斗娜 高儿城
上映时间:2006年07月27日
官方网站:www.thehost.co.kr

被韩国业内人士一致奉为“2006年最值得期待的影片”——《怪物》。继5月在法国戛那电影节上的惊鸿一瞥,7月4日,在首尔MEGABOX影院举行了盛大的首映式。7月27日,在韩国全面上映。首周全韩观众就突破400万人次,《太极旗飘扬》在首映10天创造400万观众的票房神话被《怪物》轻松超越。
早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前,《怪物》就以最高出口金额、最多银幕上映、最快首映售罄等多项纪录成为关注焦点。该片在著名预售网站Interpark里创造了99.3%的预售率,该网站此前最高纪录是2005年7月上映的《星战前转3》,预售率为93%,在另一个大预售网站TicketLink,《怪物》也有着91.1%的预售率。这样的成绩,似乎也显示出在新电影配额制实施之后,韩国电影人从来就没有丧失他们守住本土电影市场占有率的信心。
奉俊昊继《绑架门前狗》、《杀人回忆》后,根据他本人的真实回忆,拍摄了他的第三部作品《怪物》,影片延用了《杀人回忆》的幕后制作班底和主要演员,特效和CG则是由维塔工作室、孤儿院公司以及约翰·考克斯创作工作室联合完成。看过试片的韩国媒体评价到:“《怪物》不是纯粹对好莱坞的模仿和膜拜,而是将好莱坞据为己用的野心表达,是韩民族文化和好莱坞技术的一次完美结合。”
跟一般的怪物电影不同,这一次,奉俊昊把惯常的国家或组织与怪物的对抗,落实到了一个普通的家庭上。奉俊昊不止一次地说,《怪物》其实是一部关于亲情的电影。当社会和国家孤立并拒绝相信和帮助受害家庭,即使个人是那么的无力,然而,当我们拥有了亲情给予我们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敌人。《FILM2.0》评价:“这是部超出期待的电影力作,不断维持紧张感的同时还恰当穿插幽默,冼练的导演能力和先进的电影技术相结合,使人观影愉悦,是大众电影的又一典范。也是继《杀人回忆》之后又一部在类型电影框框中具有冷静观察和热烈批判视线的佳作。”
期待影片在国内的正式公映,虽然我知道那是遥远以后的事情了。

时间

导演:金基德
主演:成贤娥 夏正宇
上映时间:2006年08月24日

金基德的大部分作品都以虚幻的影像外壳,阐达精神层面上的小众主题,所以现实意味并不浓厚。尽管其镜头的运用向来十分大胆,但与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并不相同。在金基德的作品中,只有「海岸线」离韩国社会的现实风貌比较贴近,借政治军事的主题,以血腥残酷的表现手法探讨体制弊端,而在这部「时间」中,剧情虽未涉及政治,但却以难得的社会嗅觉,将韩国盛行已久的整容风潮完全搬上台面。
金基德说:“时间会流逝,真理永不会改变。”而这部「时间」,他恰恰以严密的“反证法”论证了他对“时间”的态度。影片中的女主角,不相信时间会流逝,面对日渐松弛的脸,她相信能用整容手术追回所谓的“时间”;她相信真理可以改变,即便男友对她不再像过去那样激情四溢,她也依然试图用新面孔重新迎接爱人——迥异的结果最终还是玩弄了她的欲望蓝图,金基德完成了一次精彩的“线形回归”。整容后的女主角发现自己旧照片的刹那,才明白过去的自己已然死去。当得知真想的他最终离她而去时,她在街头发出近乎绝命的呼喊,留下一双充满怨恨的泪眼。相对于「空房间」里那个受尽创伤的女人,她的悲剧则完全脱去了导演的同情色彩,完全收走了短暂的美好和折中的圆场,正如金基德所言:“「时间」并不是一部人文主义、动作或者是喜剧片,我的电影更多的是反讽。”
三年前,金基德曾凭「空房间」和「撒玛利亚女孩」连续斩获威尼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成为当年风头一时无两的亚洲导演。而他之后拍摄的作品也在欧洲广受欢迎。在这部「时间」中,金基德同样没有拘泥于韩国的本土社会文化,而是以“时间”的抽象概念引起西方观众的兴趣。「时间」的版权目前已销售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相对于海外市场的持续走热,它在韩国国内却反响甚微。由于影片触及整容题材,韩国民众狠容易滋生“自揭伤疤”的愤怒,所以影片始终没有拿到公映许可证。最终还是通过进口渠道,「时间」于8月10日,韩国本土上映。国内,我也只是希望影片的二区或三区DVD能早日发行罢了,公映那是绝无可能的。

点滴记忆(十七)

忽而炎夏
2006-07-14

午后,天色越发的灰暗,低矮潮湿的天穹,偶尔划过闪电,看得真切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屋里冷气开的透彻,空气却依然沉闷,低迷的气压令我有些不适,做完了手头的最后一点事情,我打开音乐,仿佛又看到“暖”里的田园山色与清灵秀媚,那电影胶片残留下的一幕幕微妙景象,别有一味苍凉。
傍晚时候,天色终于完全暗了下来,原本纹丝不动的树叶突然摇曳生姿继而沙沙作响,然后在短暂的招摇过后,伴着豆大的雨点一起落了下来,转眼竟落得步步香阶。
晚上,朋友约去“昔日情怀”,许是因为一直未停的大雨,楼内一片冷清,吧台的人更是寥寥。我在光影斑斓的地方,看到杯中的红酒荡漾,并映出瑰丽的红色。我开始迷恋这种感觉,专注的眼神,微熏的姿态,还有隐藏了许久的真实感受。
西毒说:“我清楚地记得有一个女人在那边等我,其实‘醉生梦死’只不过是她和我开的一个玩笑,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反而记得越清楚。”我不想‘醉生梦死’,也不再想什么忘记,我只是在品尝不同的酒,和它们各自不同的滋味。

Game Over
2006-07-10

“……五月我们对面坐着,犹如梦中,就这样六月到了。六月青草盛开,处处芬芳,七月,悲喜交集,麦浪翻滚连同草地,直到天涯……”

林白的《过程》,分明就像是献给世界杯的,青草盛开的六月,悲喜交集的七月,那样的诗意。然而当盛宴最终落幕的时候,给人更多的感觉却是惆怅。世界杯结束了,齐达内没有继续他的伟大,他在加时赛快要结束时候的冲动,葬送了所有法国人的光荣和梦想。
我们曾经无数次地把荣誉和溢美之词毫不吝啬地送给这位三次荣膺“世界足球先生”的伟大球员。他华丽的舞步,飘逸的球风,魔术般的盘带动作近乎神话。他是继贝利、马拉多纳之后最有望成为第三代“球王”的现役球员。或许是离别前的落寞和惆怅激发了他体内最后的能量,也或许是他想在自己足球生涯的最后时刻给这个世界留下点美好的回忆。在本次世界杯上,他甚至以一己之力把法国队带进了最后的决赛。可是,可能连上帝都没有想到,决赛中的齐达内却冲动的一头撞倒了马特拉齐,我们甚至不知道是为什么,便看到了主裁判出示的红牌。齐达内离开了,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这或许是历史给我们最后的镜头,他的背影消失在大力神杯的光环下,一代艺术大师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了他的足球生涯。
世界杯结束了,我也不用再重复因为日夜颠倒而带来的困倦,伟大的哲学家兼球迷尼采安慰我们:“明日清晨,如神恩准,你,还会醒来……”

水乡深处 烟波摆渡
2006-06-30

傍晚又下起了雨,淋淋漓漓地从天空降下来,打在地上,滴滴嗒嗒,如此频繁、那样尽致。
这几天,每天傍晚都会袭来一场小雨,缠缠绵绵的,像极了南方。每到这样的天气,我就会记起家乡的梅雨季,烟雾迷朦,到处都是湿漉漉的。雨来得猛烈的时候,门前的小路甚至会被涨满的溪水淹没。就像现在,屋外的一塘雨水,没过了马路的边沿。
一个人倚靠在阳台,聆听范宗沛,聆听故乡的《水色》,一种旋律抚过耳朵,慰藉心灵。
半夜起风了,树枝摇晃,投影在墙上,像魅一般。风吹过叶子,沙沙地在响。不知什么时候从窗户外面进来一只飞蛾,我看着它在灯光下肆意飞舞。这个正在跳着孤寂舞蹈的生灵,是在这样的深夜唯一能够陪伴我的灵魂。它飞不出窗户,永远永远地在它所认为的绚丽与温暖中沉迷。它靠近、又离开,再靠近、再离开,似这般永无休止的情节,都在这深深的夜,一次又一次地上演。
音乐停住的时候,好似一切失去温度,窗外的城市显得迷惘颓然。有路灯在蔓延,还蔓延着一些悲伤寂寥的情绪。

送别
2006-06-13

天色一片阴沉,窗外的雨哗然有声,瓢泼没有停歇。雨后,在微凉的空气中行走。昏黄灯光映照出来的浓密树影,零落一地的梧桐树叶,暗影交叠。两个新疆模样的男子在街的拐角支起了烤炉,打扫了马路边雨前落下的垃圾,准备开始新一场的生意。我从包里取出一支烟,借用烤炉里的炭火点燃,深吸一口,那陡然间的亮光像极了一朵盛放的玫瑰,却又在瞬间黯淡下去。
维克多·雨果说:“没有法兰西,世界就会感到有点儿孤独。”我想每个城市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气质。而对于某一个我们熟悉的人,也是如此的吧?

探望
2006-05-30

花店里人很少,我选了六枝粉色扶郎,点缀绿叶的小菊花,绿色丝带花系成一束。店里的女孩说,现在很少还有人像我这样自己挑选花的搭配了,很好看。
三院距离花店也就5分钟的路程,许是到了探望的时间,住院部到处挤满了人,混乱不堪。单调的病房里,弥漫著消毒水和药物的味道,还夹杂着一丝残留的百合香味。朋友见到我很是高兴。想想她也真是娇气,一点小病就要住院调理,可没想到了医院,一个人又觉着无聊,又闹着要出院。好不容易被家人说服,才勉强住下。一见到我就抱怨,在这里感觉比坐牢还难受。
我把自己刻录的一碟CD送给她,我说,音像店里没有卖的,我只好送这个给你,如果不喜欢,听完可以仍了,也不可惜。她笑说,不会仍的,我等着你拿个原版的CD来换回去。
Eva Cassidy是我很喜欢的歌手,就好像我喜欢侯孝贤一样,他们的作品都有着温婉而真切的感情在里面,听着总能让人平静下来。

光影记忆(十三)

2006-6-23

阿拉伯的劳伦斯 Lawrence of Arabia

导演:David Lean
主演:Alec Guinness Anthony Quinn

1926年,劳伦斯出版了《七根智慧之柱》一书,记录了他在中东地区的作战经历,被称为“描写阿拉伯起义的史诗性作品”。1935年,劳伦斯因为车祸逝世于英国陆军医院,在他意外离世之后,没有来得及给这个世界留下只言片语,但在《七根智慧之柱》中他却早已说明:“我已把遗嘱写在满天星斗之间。”
劳伦斯可以说是上世纪最具传奇性的英雄人物,也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英国陆军军官。1962年,大卫·里恩根据其传奇事迹改编拍摄了这部激动人心的经典巨作——《阿拉伯的劳伦斯》。对世界电影而言,《阿拉伯的劳伦斯》留下了众多经典的段落场景,气势恢弘的战斗场面,精美绝伦的银幕画面,字字珠玑的精彩对白,大卫·里恩天才的场面调度和剪辑设计,为他赢得了第二尊奥斯卡金像。而劳伦斯在他的电影里,也像一尊真神般巍然。也许就《时代》周刊所评述的那样:“一次又一次的,宽银幕巨大的长方形画框就像一个极大的熔炉的门那样敞开着,观众全神贯注盯住纯净的金子般的沙子溶化的闪光,盯住空旷、灿烂的无垠苍茫,就好像盯住上帝的眼睛一样。”劳伦斯,无论是在大卫·里恩的镜头下,还是在现实中,伟大的都像一场传说。

暴雨将至 Befoe The Rain

导演:Milcho Manchevski
主演:Katrin Cartlidge Rade Serbedzija Gregoire Colin Labina Mitevska Jay Villiers

《暴雨将至》是马其顿开国第一部电影长片,也是Milcho Manchevski的处女作,影片一举夺得1994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影片分为“Word”,“Face”,“Picture”三个独立而相互关联的部分,整个故事因为导演高超的叙事技巧而让人感觉到一种宿命的轮回,充满了一种不可抑制的悲伤情绪,在那片土地上,亲情和爱情都变得那么不堪一击,种族的纷争是如此的残酷,那种对战争暴力的震惊和痛苦的思考跃然而出。
“With a shriek birds, flee across the black sky, people are silent, my blood aches from waiting ...”影片从Mesha Selimovic的诗句开始,对应着影片结束时候的音乐,无不述说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所带来的沉重。面对如此的世界,所有的幻想和憧憬都趋于破灭,每个人的内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抑和苦痛,他们是那样的无可奈何,生命又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关于影片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在第一部分,萨美娜被她表哥开枪打死以后,基卢出乎意料的冷静,他轻轻的放下行李,不说一句话坐在箱子上,悲伤地看着她,这幅照片在影片第二部分出现,而按照影片的情节发展,第二部分应该是在第一部分之前发生的事情,既然在第一部分之前,安妮怎么可能收到未来的这幅照片呢?换一个思维方式,如果第二部分就是第一部分的延续,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延续,然后,再循环,第一部分是第三部分的延续。这样,就可以解释这副照片的问题,然而,在第三部分亚历山大已经死了,不可能再出现在第一和第二部分中了。或许,这就是导演一直在告诉我们的“时间不逝,圆圈不圆”(Time never dies,the circle is not round)。

雷恩的女儿 Ryan's Daughter

导演:David Lean
主演:Robert Mitchum Sarah Miles John Mills Christopher Jones

三毛在《素人渔夫》一文中曾经悲叹到:“我在想,我正疯狂的爱上了一个英俊的跛足军官,我正跟他在这高原上散步,四周长满了美丽的石南花,风吹着我的乱发,他正热烈的注视着我——浪漫而痛苦的日子啊!”荷西猜出了她想扮演的角色,雷恩的女儿。
大卫·里恩在五六十年代拍出了它的“史诗三部曲”之后,在1970年推出了他的心血之作《雷恩的女儿》,这是一部关于激情、背叛和宽恕的史诗电影,影片承袭了史诗电影的一贯主题,展现“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喜命运。然而,影片自问世以来,一直没有赢得与其品质相称的口碑和票房,影片在1971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也仅仅领到了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摄影两个奖项。
或许也是因了这个缘故,大卫·里恩在此后的十四年中几乎销声匿迹。直到1984年,他才把福斯特五部长篇中的最后一部《印度之行》改编拍摄成电影。影片独具匠心的叙事手法将批判和史诗交融一体,展示了比旧作更富哲学意味的人文思考。如今再看《雷恩的女儿》,大卫·里恩在《印度之行》中某些叙述技巧和主题铺陈,在《雷恩的女儿》中早已雏形出具。故此,我们完全可以把《雷恩的女儿》看成是大卫·里恩的一部节点性作品,这恐怕也是他在影史上颇受影评家和电影同行尊重的原因吧。

光影记忆(十二)

2006-6-23

王的男人 King and the Clown

导演:李俊益
主演:甘宇成 郑镇荣 李俊基 姜成妍

朝鲜王朝五百年,曾遭受过大大小小的数百次外族进攻侵略,人民不断流离失所上下奔逃。因此韩国的民族性格悲情急躁,对未来缺乏安全感、稳定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也较为快速。历史的颠沛流离直接影响了人对命运的把握,所以大韩民族喜欢上下浮动激烈的各人命运描写,就像朝鲜王朝,一直动荡不安,鲜有稳定的时候。《王的男人》恰好就讲述了这样大起大落的命运,传达了这种动荡不安的情绪,在故事上暗合了大韩民族的情感取向,极具戏剧性。
《王的男人》脱胎自舞台剧《尔》,原作作家金泰雄从《朝鲜王朝实录》和小说《锦上的血》中汲取了灵感并添加了独特的历史想象力,完成了这部当年颇受好评的剧作。李俊益继《黄山垡》之后,据此话剧改编拍摄了他的第二部古装戏《王的男人》。
影片在开画时并不显眼,普通水准的制作费,普通级别的演员以及导演。可就是这部曾经不被人看好的小成本电影,在上映68天后,打破了由《太极旗飘扬》创下的韩国票房之冠的记录,成为韩国史上最卖座的电影,这一切让《王的男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难解的奇迹,令人匪夷所思。

春之雪 Snowy Love Falln In Spring

导演:行定勋
主演:竹内结子 妻夫木聪

当憔悴的清显依在本多的怀中,煞白脸庞上那令人锥心刺骨的眼光盯着飘零的雪花时,这种刹那间的美并不属于物哀美的范畴,它显然展现了三岛的残酷美学方程式,美的毁灭,美过于美本身。
三岛由纪夫作为一名战后派作家,其作品不论题材还是表现形式都具有十足的现代性。作为三岛作品谱系中一个复古特例的《春雪》,尽管三岛本人自诩为“王朝式”的文学,但更多是局限在刻意的风格上。或许称它为现代的“王朝文学”要更合适。正由此,行定勋和李屏宾在处理这个甚至带着一点想当然色彩的特殊“王朝文学”,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事实上,行定勋日渐成熟的“作者气度”、李屏宾低调含蓄的摄影风格,与三岛的写作意图还是契合的非常好的。
影片打破了日本传统爱情片的小格局和单一路线,将大时代背景造就的价值取向,糅入人物的性格,以此来衬托出一场极具反叛精神的爱情史诗,其效果足以用“震撼”来形容。影片无论是摄影、配乐、叙事节奏和方法,还是演员的表演,都值得称道。尤其是摄影和美术,影片每一个画面都唯美至极,特别是一些花园庭院、小桥流水的场景,在镜头舒缓的描绘之下,色彩缤纷而又柔和温婉。美术更是精彩纷呈,眼花缭乱的服装设计,精心打造的建筑物,都透显出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
行定勋用不疾不徐的叙事、清雅幽静的情趣,完成了这部大气磅礴、清秀隽永的爱情史诗。在对一些情感戏的把握上,行定勋始终保持着恰如其分的隐忍和克制,令影片一直维持在统一的艺术水准上,手法之沉稳不得不令人钦佩。

三丁目的夕阳 Always San Chome No Yuhi

导演:山崎贵
主演:吉冈秀隆 小雪 三浦友和 吉永小百合 药师丸博子

对于描写大时代背景下人物的故事,原创剧本往往达不到文学改编剧本这样的细致和稳健。《三丁目的夕阳》几乎包涵了那个时代日本人的所有记忆,当时日本平民虽然还不能从根本上抹去战争的惨痛经历,但他们开始尝试从阴影中解脱,眼前的一切十分艰苦,可每个人都努力重建家园,坚信会有越来越好的明天。整部影片中几乎没有令人十分反感的人物,所有人都善良淳朴、乐观向上,令全片始终洋溢着温暖的气息。
影片人物众多,没有特别偏重的主体故事,全凭多个琐碎的生活小情节来丰满和完善。但恰恰是这种设置,令影片别有不同,导演通过三户人家各自的生活琐事,以及相互之间不经意的联系,映衬出整个夕阳町街道的风情画,浓缩成日本一个时代的记忆标签。
《三丁目的夕阳》改编自西岸良平连载逾三十年、发行量达1400万册的同名漫画;在今年的日本电影学院奖上,荣获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女配角在内的12项大奖,还入围日本《电影旬报》评出的2005年度十大佳片和十大卖座电影,魅力实属惊人。

光影记忆(十一)

2006-6-19

两小无猜 Jeux d'enfants(Love Me If You Dare)

导演:Yann Samuell
主演:Guillaume Canet Marion Cotillard

男孩举着漂亮的糖果盒子,问女孩:敢不敢?女孩说:敢。一次次的游戏,两个孩子冲破所有的束缚,连世界也成了他们的游乐场。旋转的木马哗啦啦地摇摆,系在脖子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时间在其间飞快淌过。
这是一场华丽而充满绝望的悲剧。不断地游戏,彼此伤害。渴望从对方的口中得到永远的承诺。不停的争执与妥协,十年后,他们说:我们永远不分离。混凝土将他们牢牢锁在一起,只有那个半露的糖果盒子向路人展示曾经的故事。影片就此结尾。在末端画上一个苍白无力的句号。结尾的残酷是我料想不及的,青梅足马,两小无猜。一幕幕温情的画面从眼前掠过。传统意义上的幸福被烙上疼痛的印迹,张皇失措。如同仓促的青春般,戛然而止。影片残酷如同一把利剑,在人的心口留下生疼生疼的伤痕。这让我想起W. H. Auden的那句话:We must love one another or die. 它如同一件贴切的衣服,穿在这部电影上,勾勒出青春特有的曼妙曲线。
看完电影,我感到眼睛略微有些酸痛的肿胀,那些陪同青春一起行走的影像,总是轻易让我流泪。可我却总是不明白自己是为了电影,还是为了那永不复返的美好时光。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Crying Out Love, In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导演:行定勋
主演:大泽隆夫、柴崎幸

回忆的力量究竟是什么?有时你未必察觉时它却已轻轻的渗透到心底的某一个角落,当类似的情景再度出现时,她的脸是如此清晰却又如此模糊,有时太想念那个人,甚至连她的脸快记不清是什么样子,可是,那不变永恒的温暖的笑容和那似乎忘记却从未忘记的记忆会在瞬间如同烟火绽放。
行定勋延续了岩井俊二唯美细致的风格。影片小品文式的对白,从那散发着无比活力的少年嘴里道出,丝毫不觉突兀。仿佛这样的措辞,本就属于那个年代,青涩与纯真。看着亚纪与朔用录音带交换心情,传情达意时,心中涟漪起伏。这样的录音带,这样的记事本,在某年的某月间,不是也在我们掌心流动吗?“我喜欢森林的绿色”,“我喜欢天空的蓝色”。行定勋安排设计了一个相对于其他同龄女生有着不一样感觉的亚纪,从开始就让人难以忘记。可仍然是宿命,注定她将被大多数人忘记。亚纪说,害怕被别人遗忘。于是选择在生命终结前,与朔拍了张结婚照,她只是想把自己定格在他心里,永远不要被他遗忘。
看完电影,眼泪像断了线般划过脸颊,流进嘴里。终于发现,原来眼泪还可以这样宽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那些曾经深爱着我们的人,在这样的眼泪中,都被全部包容。

伊萨贝拉 Isabella

导演:彭浩翔
主演:杜汶泽、梁洛施

澳门不像香港,那么高速,那么疏离,它们距离很近,气质却很远。彭浩翔镜头下的澳门,街灯昏黄,窄窄的小巷铺着石板,旧唐楼伸出浅浅露台,著名的大三巴被照的一片惨绿,交织出一片暧昧迷离,好似欧洲南部某个城市的仲夏夜景。海报中的这条巷子,名字叫做恋爱巷。
彭浩翔用复杂的手法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关于男人和女人,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故事。整部电影的调子残缺但是鲜艳,绿色的底,红色的字,朦胧的黄色光线。阡陌交通的电线,简陋凌乱的房间,已然破裂的黑色沙发,壁纸烂的一塌糊涂,楼梯又窄又陡,每次只能容一个人通行,就像楼外的小街,几十年的时间沉淀定格在1999年,镜头对上了伤痕累累的、回归前的澳门,从流离到回归的陌生感令人物不适。澳门没有香港的自信和霸气,它有些迷惑也有些自卑,像马振成,也像张碧欣,没有过去的人怎么可以拥有未来?他们被迫集体面对陌生的过去,彭浩翔选择的场景丝毫不具有现代气息,满眼尽是幽深的小巷、残破的唐楼,全是逼仄的空间。
然而这样的残破美,也正映衬了人物的寂寞,和他们对寂寞的恐惧。每一个颓败的场景,都在展示着人物不甚彻底的悲情,甚至于还带着我们自己微妙的怀旧情绪,和一点自怨自艾的疼痛。
彭浩翔并没有在悲情上止步,而是在黯淡的底色中或多或少地加入一些温情,这样的温情是细腻的、若隐若现的。还记得张碧欣大声地唱着梅艳芳的那首《梦伴》,“曾经你在我耳边轻轻说出许多甜蜜,多情的眼光凝视叫我着迷,也曾经在我心田悄悄许下无限爱意,就这样无法抗拒,付出我自己,真心地爱你,从不曾怀疑……”,她已经没有什么还可以失去的,她的“父亲”马振成站在她的身边,细细品味歌曲中,同样已故的伊萨贝拉想要传递给他的信息,地上是一片玻璃碎片。

光影记忆(十)

2006-6-1

达·芬奇密码 The Da Vinci Code

导演:Ron Howard
主演:Tom Hanks、Audrey Tautou、Jean Reno、Ian McKellen

《达·芬奇密码》原著小说号称创下了书籍销量世界第二的记录(第一位的当然是被它拿来开涮的《圣经》),这样人气过旺的畅销小说,不免会店大欺客,让品质基本过关的改编电影,无辜陷入板砖与口水皆飞的窘境中。《达·芬奇密码》戛那首映之后,影评人反应相当平淡,原因也许正在于此。其实客观说来,影片在对原著情节掌握和节奏控制上,都做得颇为出色,而在尽力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对书中情节适度删减,也让整个故事结构更为紧凑,所以147分钟的片长因高潮跌出并不太显冗长。在众多影评中,我认为《芝加哥太阳报》的评论比较妥帖:丹·布朗的原著小说荒谬,却非常大胆,朗·霍华德的改编延续了这种微妙的矛盾,电影十分平庸,却很有娱乐性。

卡萨诺瓦 Casanova

导演:Lasse Hallstrom
主演:Heath Ledger、Sienna Miller、Diane Keaton、Jeremy Irons

卡萨诺瓦应该算是大情人里面最为出名的了。他的一生是从一个女人的床上下来,再爬进另一个女人的窗口,片中街头木偶戏剧上演他的故事,有淑女急切对他说:“卡萨诺瓦,我的窗口为你开着。”他回答:“有很多窗口为我开着,而我的时间并不多。”好莱坞对此给出的心理分析是:他缺乏真爱。于是,安排他爱上一个独立自主的女孩,从此退出江湖。鬼才信,人的性格是无法改变的,卡萨诺瓦型的男人,在基因上就带着风流、四处播种的因子,除非老了闹不动了,否则永远无法停止。不过女人不明白这一点吧,更多的女人都想着“只有我可以改变他,我一定可以让他只爱我一个人……”,自我陶醉着飞向火焰。

伯爵夫人 The White Countess

导演:James Ivory
主演:Ralph Fiennes、Natasha Richardson、Vanessa Redgrave、真田广之、英达

詹姆斯·伊沃里对于表现上层社会的人情旧事有着持续的偏好。从早期的《孟买之音》(Bombay Talkie 1970)、《公主自传》(Autobiography of a Princess 1975)、《四重奏》(Quartet 1981),到后来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 1985)、《莫里斯的情人》(Maurice 1987)、《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 1992)、《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 1993),再到这部《伯爵夫人》(The White Countess 2005)都体现了他的志趣。James的影像世界里总不乏庄园、贵族、绅士、淑女,甚至皇室贵胄,但他并没有在再现旧世界的贵族趣味上止步,他只是在一个古旧的时空环境里,讲述一个具有超越时空特质的现代故事,而贵族气质只是他进入故事深层的途径而已。

V字仇杀队 V for Vendetta

导演:James McTeigue
主演:Natalie Portman、Hugo Weaving

阿兰·摩尔(Alan Moore)不是达里奥·福(Dario Fo),所以“复仇者V”也绝不同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中的“皮内利”——尽管他们都带着同一顶“无政府主义”的帽子。事实上,情形正好反过来了。《V字仇杀队》(V for Vendetta)中的“V”不仅不是一个被政府压迫致死的弱者,而且是一个让强权政府胆战心惊的“掘墓人”。整部电影也不是关于“苦大仇深”的报复故事,反倒更像是一本激情充沛的“造反”檄文。

黑帮暴徒 Tsotsi

导演:Gavin Hood
主演:Presley Chweneyagae、Terry Pheto、Kenneth Nkosi、Mothusi Magano

影片虽然名为“黑帮暴徒”,但是它的着力点不在各种施虐或受虐等暴力行径的渲染,而是展现一种人性的希望。此处的“希望”最通俗的解释,出自Tsotsi在地铁站遇到的那个老乞丐之口,“我喜欢感受街道上的阳光,即使是用这样的双手,我还是能感受到那种热量。”所以,无论你是一只阴沟里的老鼠、一条断了背脊的狗、一个残了双腿的乞丐,还是一名偷窃抢劫甚至杀人的小混混,只要你站在阳光下,那种温度都是一视同仁的,这就是生命的尊严。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沉重的夜幕下,身着白色衬衫的Tsotsi背对着镜头,慢慢地,把手举过头顶,就像一个正在朝圣的信徒。它终于能像老乞丐所说的,以最真实和简单的生命形式,感受阳光的温度了。

连理枝 The Love Tree

导演:金成中
主演:崔智友、赵汉善、崔成国、徐英姬

即便是永恒的爱情,在死亡面前也显得无能为力。不过换一个角度来考量,也正是“死亡”的魅力,才将这种单纯的爱情以最隽永的形式完成。这种偏爱在韩国的影视剧里似乎更加发扬光大,韩国人甚至为此类悲剧爱情起了专名“时限附”。《连理枝》就是部标准的时限附,不过在情节上小有创新。导演金成中首次导演长篇,“虽然这是一部时限附式的爱情影片,但我尽量部让它表现得沉重。”在说起与其他同类片的不同之处时,金成中借助自己的阐述予以表明。事实上,他做到了,只是,他做的还不够好。《CINE21》评价说,“电影中的创新很少,但有一处让人惊讶的,就是将患不治之症的主角从单方扩大成了双方。”虽然这个评价苛刻了些,但却让人无从反驳。

光影记忆(九)

2006-4-30

黑社会Ⅱ以和为贵 Election 2

导演:杜琪峰
主演:任达华、古天乐、张家辉、尤勇、林家栋、林雪、王天林、陈浩男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改一改用在《以和为贵》里很合适: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黑社会就是如此,名和利的角逐,挑起的必然是你死我活的战端。《黑社会》是在将夺权,到了《以和为贵》,夺权仍然在继续。只是后者既讲的是权力的更迭,也是传统制度与规则的没落。影片保持和发展了《黑社会》的风格和水准。黯淡的灯光和冷冽的色调甚至带有末日将至的绝望和残酷。古天乐在影片的大多数时间里,都表现的异常出色,无论运筹帷幄还是大功告成时,都在不动声色间展现了对局势的控制力。任达华、张家辉、林家栋由于角色限制,没有给他们什么表演空间。阿武是片中的一个亮点,很久没有在银幕上露面的郑浩南,带着他不可一世的坏笑出现,几场打斗中,居然还很有武术高手的风范,让人不免想起多年前那句嚣张的“铜锣湾只有一个浩南!”

赛末点 Match Point

导演:Woody Allen
主演:Scarlett Johansson、Jonathan Rhys-Meyers、Matthew Goode、Brian Cox

即使是众人敬仰的大师人物,即使是风格凸现的诡异天才,其实都不曾恃才而惰,宽容自己在原地踏步中发展,伍迪艾伦对此就一直保持着可贵的清醒。虽然从表面更多地是看到这个怪老头一如既往地卖弄着琐碎和锋利,展示着人间的黑色悲喜,但同时也不难发现,伍迪依然没有停止尝试一些神秘的突破和改变。影片开场就点题运用了一段打网球的镜头,并伴随以诠释性的旁白:“人生就好像是网球比赛的最后,也许球会突然擦网而落,这时,对战双方都没有力量来决定胜负,球也许会落在对面,于是你赢了,但也可能恰恰相反。”话音刚落,网球碰撞到网带上被弹到半空,最终悠然而落。伍迪的整个故事都在阐述这种生命与事物的不确定感,一个诡异离奇的影片结尾更是为这个精妙的譬喻画上了一个圆满而意味悠长的句号。

天堂此时 Paradise Now

导演:Hany Abu-Assad
主演:Kais Nashef、Ali Suliman

爱情和香烟 Romance & Cigrettes

导演:John Turturro
主演:Kate Winslet、James Gandolfini、Susan Sarandon、Christopher Walken

John Turturro曾经是个演员,凭借在《Barton Fink》中的出色表演而成为戛纳影帝,不俗的演技,独特的面容,使得Turturro在好莱坞演艺圈自成一派。作为科恩兄弟的得意弟子,Turturro在执导首部电影《Mac》时,就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这部《Romance and Cigarettes》是他自编自导的第三部作品,吸引了好莱坞众多演员的助阵,而且还邀请到了科恩兄弟担任影片的监制。然而,不幸的是,这部众星云集的独立制作,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惊喜。Turturro采用歌舞片的形式,本身充满着想像力,乐曲也算不错,然而,众多演员的低俗表演,让人实在无法忍受。Christopher Walken的歌舞戏简直到了令人作呕的地步,我想他最合适的形象理所当然的还是沉睡谷的无头骑士,怎么让这个满脸鬼气的家伙大跳歌舞呢。Kate Winslet饰演的红发情妇,满嘴脏话,动作下流,这些戏份对她本人来说倒是个提升演技的好机会,但对于看电影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看完电影说几点:(1)周旋在两个女人之间,男人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2)不要一说到工人阶级,就变得这么低俗。(3)不是每个好演员,都可以成为好导演的。

雏菊 Daisy

导演:刘伟强
主演:全智贤、李成宰、郑宇成

“雏菊”的花语代表“隐藏的爱情”,仅从名字的意向可以觉出影片内敛含蓄的风格。单从视听的角度讲,影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遵循刘伟强的作品风格,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饱满精致的画面,以及流光溢彩的色调。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并不是一座以美著称的城市,却在刘伟强的镜头渲染下,似乎连河水和树木也都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鲜活、动人。除了美轮美奂的抒情画面外,紧张利落的枪战场面更让人印象深刻。刘氏风格在影片中得到充分的彰显。从容精悍的动作处理,配合极快的镜头衔接,张力十足,错落有致。梅林茂的音乐优雅伤怀,也让影片所渲染的唯美隽永愈发强烈。
看完《雏菊》,想到了王菲的一首歌,歌里唱到,“如果你是假的,思想灵魂住在别的身体,我还爱不爱你?如果你不是你,温柔的你长了三头六臂,拥抱你甜不甜蜜?”也许这也是影片一直在考问我们的。我们爱的究竟是自己营造出的浪漫,还是那个真实存在的制造浪漫的人。也许惠瑛爱上的仅仅是那一盆放在门外的雏菊罢了。

点滴记忆(十六)

沿途
2006-05-29

断断续续地,下了几天的雨。偶尔黑云压城的景象有着别样的情致,天边寂寥且空阔。不论是枕着雨声入眠,还是躲在阳台上,看水塘里偶尔激起的涟漪,总有着说不出的舒适和惬意。
至周六,天色仍然没有放晴,头撕裂般的疼痛。若不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我想大部分的时间我都会在床上度过。而事实上,大部分的时间,我都埋头在一堆繁杂无序的文件里面。
隔天回来的时候,我在车上睡着了。醒时天已将黑,车子仍在高速上疾行,两旁百样姿态的树盛开着它们每一片饱满的绿叶,田地里一片鲜嫩的色彩,全然覆盖了土地的颜色。我却不知道,原来伴着我的,一直竟是这样的风景。

咫尺天涯
2006-05-14

有的答案,我可以先告诉你,可是,有些答案恐怕要等很久,等到问题都已经被忘记。
——席幕蓉《无怨的青春》

整整一晚上我都在听Paul Mauriat的音乐,清新的曲风,优雅的格调,让自己沉醉其中,不经意间流淌出的哀愁,浸染着自己的情绪。我差点就忘记了今天,或许是因为太过于忙碌的工作,或许是因为太过于颓靡的生活,经常让自己的脑子里一片空白,这真是件可怕的事情。
窗外夜幕沉沉,全无一点光亮,我蜷缩在床上,紧紧抱着双臂,这个姿势让我感觉到一些温暖。我合上眼帘,久久沉浸在记忆的暗影里,回想着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今天都是怎么过的,玫瑰、拥抱、亲吻,点点滴滴,或远或近地在眼前浮现,转瞬又悄然消失。直到今天我还在想,如果当初没有那些遇见,我们还会不会如此伤感?如果没有那些欢乐,我们还会不会如此孤单?
我摇摇头,起身关掉冷气,推开窗户,夜风从身旁掠过,留下鲜明的不可思议的痕迹。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我站在窗边,看着天色渐渐明亮起来,昨天过去了。
祝你生日快乐!

花园绿茵
2006-05-09

晚上,我坐在花园的绿茵阁,翻阅了一本杂志,吃掉了一客提拉米苏和一份泰皇炒饭。楼下一片空地隔着对面茶楼的灯光霓虹,情人模样的男女来来往往,闲逸漫步。
这个地方,我以前常来。那时候总会有一个男孩模样的服务生,伴着琴声唱几首张信哲的歌,很动听。这时却换了一个女人,侧脸颇有动人的轮廓,睫毛长长地活动着,黑色长裙罩着纤瘦的身体,带着神秘的淡雅气质。她的歌声像银铃样,轻轻地摇着,末后宽柔温好,带点回响。
有时候,感觉住在城市也不是那么糟糕。虽然没有乡下的干净自然,可是,城市里,总有些我们不曾留意的地方,时光在那里柔软地流淌着。

四月雪
2006-04-12

天气一直阴沉,傍晚时分,袭来一阵小雨,打湿了路面和树上的叶子,不一会儿又倏然离去。雨过之后,带有泥土味的萧瑟西风开始吹来,气温一下子凉了许多。
至清晨,寒气加重,出去阳台,一场小雪不期而至。四月里的雪还是第一次见,兴奋之余,却是喷嚏连天。洗了澡,添加了衣服,感觉才稍稍好些。
到办公室已是九点,再看窗外,雪已经停了,我甚至能感觉到它已经开始在融化。也许这雪就像许秦豪所讲的那样,来的快,去的也快,终是浅淡无痕的吧。

逃离
2006-04-08

已经不记得这是我第几次喝醉了,快中午的时候醒来,昨天的一切都已经忘记。手机里有朋友发来的短信,“好久不见你了。”时间是凌晨零点十分。这个短信非常有技巧,它并不暧昧,但是潜在的含义里是一种邀请:我很想见你——虽然字面上没有一个字涉及到邀请。这个短信很像《东邪西毒》,因为它有一种害怕拒绝的东西在里面。幸运的是,我错过了这个短信。
这些天,我一直想着去买辆单车,在后行李架上放一个包,胡乱的塞几件衣服,离开温暖,忘记寂寞,四处去流浪。或许会在另一个城市遇到另一个骑车的女人,在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一个眩目的容颜开满我的眼睛。她会微笑着说:“我刚刚逃离一个城市。”我会告诉她,“我也是一样,逃离了一个不快乐的城市。”可是,我清楚地知道这种逃离,不是现在。
原来醉酒还有这样的好处,可以胡思乱想。原来在这个世界,我们一直是孤单的,一直都是一个人寂寞的不断想逃离。

饮食录之鹅掌门

2006-4-10

我住的这个城市,基本没有自己的饮食文化,近些年新开的酒店饭庄,多以粤、湘、川味为主,尤以川味为甚。近来风行的保定会馆、河北人家,虽是打出了地方菜的大旗,但真正拿的出手的好菜却都是融入了其他菜系的做法,失了传统,以至于很多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感叹,都已非旧时味了。
这种感叹同样来自苏州,陆文夫也曾黯然说到:“世道变得太快,没有什么可吃了。”这位以撰写《美食家》扬名的作家,为维护苏州饮食的传统也是不遗余力,且开了家“老苏州菜馆”宣扬姑苏风味。最终也是阻挡不了川味的盛行,不久便歇业了。
对于这样的事实,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的叹息,盛衰自然,自有道理。对于像我这样偏爱川菜的人来说,未尝不是好事。一家接一家新开的川菜馆,让人品自不暇,哪有心思谈及传统,即便有,也和我无关不是。
提起鹅的吃法,在家乡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红烧,虽是美味,却太过油腻。以后接触到的吃法就多了,最早是广东的烧鹅仔,然后是吉林的铁锅靠大鹅,湖南的黄焖子铜鹅,最盛名的怕是姑苏名馔胭脂鹅了。红楼第六十二回写到的“一碟腌的胭脂鹅脯”,正是这道菜了。说起红楼,书中写鹅馔概有四处,第八回写宝玉在薛姨妈处夸贾珍家里的鹅掌好吃,薛姨妈取了自糟的鹅掌让他尝,宝玉笑道:“这个就酒方好。”看来曹雪芹完全遗传了他祖父的嗜鹅爱好。曹寅曾有“百嗜不如双跎美”之句,好吃鹅掌可见一斑。
鹅掌门属渝上名店,在石家庄开了已有一段时间,我去的次数也是不少。照理我的口味比较大众,我喜欢的去处多是宾客众多、吃客云集。唯独鹅掌门例外,每次去,大堂内总是冷冷清清。当然,这完全没有影响到我的食欲。
鹅掌门以酸汤的鹅掌火锅为主,鹅掌香糯、酸汤香浓。密制的各种卤味也还算好,卤鹅翅、卤鹅头味道独特,只是味道淡了些。凉菜多很便宜,香辣藕丁是我最喜欢的。还有特色的炸豆皮,无论是熟吃还是涮吃,都很美味。主食可以用汤锅煮面条,也可以煮龙抄手,尤以鹅肉抄手口感最好。听说干锅鹅也很不错,一直未尝,留待下次。

纯乐时光(二)

2006-3-28

Not Going Anywhere

很久没有去音像店,再进去已经找不到自己想听的声音。只和售货员说,给我选张听着安静的CD就可以。不一会儿,她折了回来,手里拿着这张Not Going Anywhere,试听了第一首我便买了下来。
这个声音有些颓废,甚至是寂寞的。可在我听来的感觉却如阳光般温暖,那么的干净纯粹,轻柔细腻。就好像Keren Ann微微仰起的脸庞,一束阳光洒在她的脸上,那么的轻松随意、浅淡轻盈。

2006-3-16

After the moring

上午本想着去图书馆还了年前借的几本卡夫卡文集,听着外面不时呼啸而过的风声和渐渐扬起的尘土,只好作罢。闲着无所事事,便在阳台了铺了块毯,把书柜里的书拿出来晾晒。余下的时间,看了一部法国电影,一部台湾电影,都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有着夏日淡淡的香味,让人不免也怀念起无忧无虑的童年假期。
Cara Dillon的第三张专辑发行了,依然是明快流畅的节奏,清澈甜美的嗓音,聆听她的歌声,就好像自己又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曾经,我也是那么快乐。

纯乐时光(一)

2006-3-13

Walk the Line

三月,季节的更迭和节奏的转换悄无声息地进行着。明媚的春光欢快地流过我的眼角眉间,阳光里开始弥漫起一丝轻盈而鲜活的微笑。窗台旁的一株龙血已经变得生意盎然,春天来临了。春天让一切都变得不那么寂寞,有阳光,有花香,还有这个好声音的陪伴。

2006-3-8

Brokeback Mountain

那个时刻 那个地方 我们遇见了 这就是爱
无关乎 语言 年龄 距离 季节 抑或 性别 这个人 就是他

这个春天是从聆听最感伤的声音开始的,我的所有心情都在旁人的浅吟低唱中凝聚,成了一种苍凉无限延伸。就像每天早晨公车开离的路口,漫长的伸向远方,我都不知道终点是哪里。时光调子在这个温暖的夜晚演奏着,似乎春天就是一个缓慢的节奏,周围没有白天的喧哗,安静的似乎有一丝怅然的空气在体内萦绕,一切都变得虚无缥缈。聆听断背山,让自己变得纯粹,纯粹的只知道感动。

点滴记忆(十五)

风住尘香
2006-03-24

凌晨两点,屋里的暖气停了,有点清冷。外面刮了一天的风渐渐平息,我习惯性地跑去阳台,嗅了嗅风的味道,有点尘土香气,有点思念况味。
我把春天要穿的衣服都翻了出来,仍进洗衣机全部洗了一遍,等到明天的太阳出来,便可以晒出阳光的味道来。或许,穿上那样的衣服,心情也会好起来的吧。

花未眠
2006-03-20

凌晨四点,我睡在窗前,可以看见天上的云朵,它们以破碎的姿势游弋。还有如水的月光,柔和地倾泻在整座城市。
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的海棠是哀伤的,因为它还在盛放未眠。我也没有睡着,是不是也像海棠一样,是哀伤的呢?

Day Tripper
2006-03-04

晚上喝多了酒,喉咙干渴难受,一夜半睡半醒。早晨6点准时被闹钟吵醒,起床后洗澡吃饭,一个小时后,开车上了高速。
节后编辑部的几位同学一直嚷嚷着要我去北京聚会,我却一直懒得过去。直到上星期老蒋发来结婚请柬,我想这次是非去不可了。因为欢欢吵着让我去接上她,考虑到时间问题,我只好起个大早,仔细想想这恐怕也是我近一段时间以来起得最早的一个休息日了。
京石高速去年大修以后,路况明显好了许多,虽然中途因为进京检查耽误了点时间,但还是在11点前赶到了欢欢的住处。去宜家选了礼物后,我们便匆忙赶去婚宴的酒店。
酒店在东三环劲松桥附近,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晚了半个小时,但终还是赶上了婚礼仪式,我们这桌都是编辑部的老人了,难得大家又聚在一起,欢喜非常。本是很简单的婚礼,因为大家的闲聊,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
回家的路上,电台里播放的竟然是贝多芬的交响曲,本就非常困倦的我,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催眠。不禁想起甲克虫的那首Day Tripper,"Got a good reason for taking the easy way out. Got a good reason for taking the easy way out now. She was a day tripper, a one way ticket yea. It took me so long to find out, and I found out......" 村上说,“每次听这首歌,我都有一种坐在列车上的感觉。电线杆、火车站、隧道、铁桥、牛、马、烟囱、破烂物……一样接一样向后退去。”而我没有在列车上,却也能哼唱同样的旋律,看到同样的风景,一路欢唱着回家。

冬逝
2006-03-02

晚上去理发,等候的间隙,在附近随意闲逛。夜风暖暖的荡漾着,空气里充满了温暖而湿润的气息。在街的拐角,我目睹了最后一片积雪的融化。我知道,这个冬天过去了。
这两天的阳光好的也实在不像话,暖的叫人直想堕落。年前买的三株海棠,不适时宜地凋谢了,想是因为阳光的直射而灼伤了吧。我原以为,这几株海棠不似荼靡,可以韶华四季,却不想一季都还没有更迭,就已经枯萎。看来,“开到荼靡花事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上火
2006-02-26

周末无所事事,一直睡到下午两点,惬意地睁开眼皮,躺在床上发怔。朋友打来电话,约去打牌,我其实是非常不愿意去的,新买的几张CD还没来得及听,几本书还没来得及看,可是碍着面子又不好拒绝。接完电话,我重新在床上歪倒,一边听电台里的无聊节目,一边出神地望着天花板。
一个小时后,我收拾了房间,冲了热水淋浴,用心刮了胡子,穿上新买的浅蓝色毛衫,匆忙赶去朋友家里。因为我的迟到,朋友们多少有些不高兴。我也懒得解释什么。很多时候,我总是被自己的一些条条框框给制约着,生活的很累。其实,我自己又何尝不想改变呢,但这就是我的生活条约,不知觉地约束着、规范着自己。或许这是一种病症吧。
因为大家都有点上火,玩到十点多也就散了。晚上回家,在楼下便利店买了盒烟,随即点燃。沿着昏暗的街道,毫无目的地闲逛。我总是这样,烦心的时候就会抽烟,而且一根接着一根,抽到后来,往往不知道抽的是烟,还是寂寞。大概半个多小时后,我扔掉最后一根烟蒂,仰起头做个深呼吸,转身回家。
零点的时候,调制了杯浓浓的NESCAFE咖啡,打开MSN电台,收听北京音乐台的《网络奇缘》,话题是博客。主持人说,“写博客是一种需要吧。毕竟把自己捂得太严会很不舒服。不过,有时候露的太多也是容易着凉的。”
记得村上春树曾写过这样的文字,“一切都将一去杳然,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捕获。我们便是这样活着。”也许,记录下来会好一些的吧,毕竟以后不是总有时间能够像现在这样悠闲地写段文字的。

Tuesday, September 05, 2006

光影记忆(八)

2006-03-24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 简·奥斯汀在小说的开头写到:“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个开头注定了它的不朽。一见钟情的发生本应是美丽而幸福的,然而傲慢与偏见步步纠结,当聪颖魅力的伊丽莎白遇见傲慢不羁的达西,千回百转的爱情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这场两百多年前的风花与雪月,伴着精致英式下午茶的清香扑面而来,只是因为加入的配料不同,爱情的味道也变得浓淡不一。1939年,劳伦斯·奥利弗和葛丽亚·嘉逊联袂出演此剧,为我们塑造了银幕史上最英俊的达西和最高贵睿智的伊丽莎白,不过遗憾的是,这对英伦演员的黄金组合并没有擦出多少火花,傲慢和偏见我们是看到了,心里曾被奥斯汀轻柔拨动的那根弦却纹丝未动。时隔66年,我们有幸得以在银幕上重温简·奥斯汀笔下的英伦风情。这一次就像是看到了一幅精致的十九世纪英国乡间生活的风俗画,风轻云淡,释然恬淡。影片大部分的剧情推进都由英格兰的乡间生活组成,一场场舞会、一次次欢宴,搭建了整个故事的温婉基调。在这其中又穿插着英国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下午茶、散步、闲谈……看似漫不经心的生活,却流淌着英式的稳重与精致,让整部影片散发出一股清新和谐的柔美气质。

《卡波特》Capote 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确有其人,大名鼎鼎的《蒂凡尼的早餐》便是根据他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而成,实际上,卡波特最有名的小说就是In Cold Blood,该书被看作是美国文学界非虚构小说(亦称新新闻作品)体系的开山之作,其报告文学式的手法令小说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在书中,卡波特以写新闻报道的严肃态度,加上小说家敏锐犀利的心里洞察和想像力,以散文体写法记录了一桩多重谋杀案及其严重后果,资料详实,观点鲜明。尽管书中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诡计或出乎意料的凶手,也没有什么奇峰突起的情节设计,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文学佳作。《卡波特》的故事正是讲述了卡波特创作In Cold Blood时的艰辛心路。不过,《卡波特》的故事并不是卡波特本人笔下的故事,而是根据美国作家杰拉尔德·克拉克德同名传记小说改编,因此比较客观。新手导演Bennett Miller采用类似记录片式德镜头语言,在银幕上再现了作家的创作历程,与正在制作中的卡波特传记片Every Word Is Ture相比,这部独立制片的小制作集结了不少演技派,比如饰演卡波特的Philip Seymour Hoffman,他出色的表演为他赢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别来敲门》Don't Come Knocking 一贯冷酷的文德斯,在《别来敲门》中,终于没有像以往那样让主人公复归孤寂的原点。当然,也没有上演好莱坞大团圆结局的戏码,而是以有缺憾的团圆,成就生活的真实和美好。杜琳拒绝了霍华德重新结合的建议后,情不自禁地吻了他,看来两人离冰释前嫌也不远了;儿子的那声爸爸虽然始终没有喊出口,但是却在女儿的感召下接受了他赠送的汽车;至于女儿,更是将对父亲长久的思念一吐为快,给了他一个深情的拥抱。霍华德乖乖地跟侦探回到了片场,影片最后的镜头是他骑在马上的仰拍,此时的他看起来的确像一个真正的英雄。于是我们知道,流浪者终于归来了。《别来敲门》中的影像风格清新、洗练,蓝天白云、红墙黄瓦一目了然,完全颠覆了文德斯素来偏爱的阴郁影像,对比鲜明的色块仿佛取自凡高的画作。Franz镜头下的影像显得活泼而有生命力,这恰恰暗合了文德斯风格的转变。文德斯在这部含情脉脉的新作中没有像以往那样回避问题,相反霍华德比文德斯其他作品中的人物都要勇敢,至少他敢于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所以《别来敲门》才会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也许,文德斯只是想告诉我们,锋芒的失去,温情的重生,是要靠勇敢才能换来的。我不禁想问我自己,“我勇敢吗?”

《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 整部影片贯穿着淡淡的思绪,偶尔也会扬起零星的激情,人物之间的情感和历史无法消解的伤痛郁积在整个影像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徘徊着悲情与伤感。一个家族的命运和衰微与历史事件紧密的扣合在一起,台湾本土人和外来人之间的矛盾、全家人和国民党之间的冲突,在平淡的故事里讲述得不动声色。人物之间所有的情感和心绪,于不经意间凋零,而在时光流转中,最后剩下的只能是无声的失语。片中的每个人物都闪耀着自己的尊严与生命力,这是一种在压抑和悲怆下自然流露的光芒,即使有些悲哀,有些怅惘,但生命的质感依旧清晰可见。侯孝贤让中国人充满诗意和厚重的生活环境在影片里显得格外动人,即使是一部在平稳叙述中的悲情之作,依旧氤氲中国传统艺术的意境。侯孝贤轻描淡写地述说着人生的大悲大苦,他说,“阳光底下再悲伤、再恐怖的事情,都能够以人的胸襟和对生命的热爱而把它包容。在那个变动的大时代里,生离死别变得那么天经地义不可选择,像河水涓涓而流。”影片获得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国际电影节奖项,1989年第4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一一》YiYi 与侯孝贤的乡村影像世界不同,杨德昌的电影总是围绕着城市展开,在《一一》之前,杨德昌的镜头就像一把解剖刀,冷静准确地落在这个社会的病痛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无所事事整天东游西荡的中学生小四在刺死喜欢的女孩时脸上的茫然不知所措;《麻将》中,四个秉持着“这年头要出人头地,要动的是脑筋不是感情,要想害别人,就害他动感情”理念的青年在偷蒙拐骗之中流露的残酷与无奈。《一一》则与他的前作完全不同,虽然还是杨德昌最钟爱的城市台北,但对社会问题的尖锐关注却不再是重点,对创口的精密研究也已变成了一种淡定的旁观。因为很多问题是内在的,不可解的。就像NJ的妻子哭述:为什么我的人生这么少,两句话就说完了?就像简洋洋稚气地问爸爸:我们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那是不是我们只能看到一半的东西?杨德昌在多年的愤怒之后,终于看到了悲剧的永恒性,于是愤怒不再,剩下的是对生命瞬间的怜惜。所以最后婆婆的葬礼与片头的葬礼一样静谧,因为在大自然的眼里,一切都是一样的,惟一不一样的是,人的那种看透世情的忧伤。简洋洋在婆婆灵位前说: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也老了。

光影记忆(七)

2006-03-08

《撞车》“你行走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对每个人都会有某种感觉,然而,没有人触摸你,他们总是躲在墨镜后面,这给人很多的遐想。相互撞击只是为了感受一些东西。”Paul Haggis在影片的开头写下这样的旁白。撞车,在片中成了“冲突”的一个生活化表征,它是对人与人之间隔离状态的一种突破。影片的开头就是一场撞车后的争执,而日常生活中的这种争执司空见惯。这不能不让人想起1996年的那部《撞车》,人在极度变形的车身里扭曲着绝望无助的苍白肉体,在濒临死亡的刀锋上斩获性亢奋,David Cronenberg没有回避,把撞车渲染成人的有意行为。而在这部《撞车》,有时连我们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是有意还是出于潜意识中的防备和恐慌,总有一些无法言明的东西横亘在心头,封缄在嘴里。可人是如此的孤独,他们渴望互相接触,只要不去回避,即使采取“撞车”这么激烈的方式。

《不朽的园丁》火烈鸟飞上了镶着红色晚霞的天空,寂静无声。这样一个美丽的非洲却让人如此痛心。似乎在这拥有着无数新奇生物的土地上,生命的价值总是这么贫瘠,对于人类而言,这里已经不是一个适者生存的自然了。影片采用倒叙的叙事方式,但绝对不像阿加莎·克里斯蒂那样故弄玄虚,不会让Justin的猜忌如同妒嫉的火焰一样蔓延。没有那种让你喘不过气来的大量大量的棕黑色的尸体,没有了很多让人感到不舒服的东西,但故事却赚到了更多的眼泪。这也是故事的高明之处。一个美丽的爱情,还有人内心的愧疚和对弱者的同情。就这么淡淡的叙述和非洲褐色的土地还有非洲人们那些拥挤的小房子,长龙一般的队伍等待领救济和药物,所有的一切交织在一起,只会让人感到无比苦涩。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关于生命、爱情、自由的诗。爱情对Justin更加重于生命,而自由,就是能够摆脱这样一个伤心的世界并且"Go home with Tasha."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这样没有人道可言的事情,其实正时时刻刻发生在世界任何的一个角落,在这些地方,生命已经没有价值可言。

《锅盖头》不知道是谁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战争是人类社会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以我们需要它持续的出现。估计有两类人会对此五体投地,一是完全不可以人类思维计的希特勒,他可能提拔这位口无遮拦的奇人成为戈培尔的同僚;二是巴顿,这个只会打仗的疯子,终于能出一口没能打到莫斯科的恶气,当然,这种假设和关公战秦琼的可能性相同。其实,大部分的文艺创作者也应该和那个混帐一起关进疯人院,他们制造的战争充斥着英雄、荣誉、勇气、爱情等自欺欺人的虚火,而《锅盖头》告诉我们,战争里没有英雄,没有勇气,更多的是上当受骗的狗熊。其实,早两年的《三个国王》就用三个兵痞的黄金梦揶揄了一番海湾战争,但其过分戏谑的口吻,把自己降格成了茶余饭后的休闲谈资,多少浪费了应有的深度。而《锅盖头》的分寸就拿捏得不温不火,从某种意义上讲,像是海湾战争版本的《陆军野战医院》混搭《野战排》,先是没完没了的插科打诨不务正业,然后再抽丝剥茧地曝光被战争扭曲的人心。看完《锅盖头》,也许我们就会明白,引发“海湾战争综合症”的,恐怕并不仅仅是那颗子虚乌有的贫铀弹。

《中央车站》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待的人。即便是遥远如巴西那样一个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如梦般明亮阳光的国度,人和人的希望与失望依然是如此相似。一个孩子,自然还有着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去相信和去追求的勇气,但是像朵拉这样的一个女人,我们一路跟随着她走下来,却让人再也无法埋怨她的冷漠和无情。没有人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她的过去,她也不再提起,只讲到她的父亲和母亲,她是否曾经被男人抛弃?当然,对于一个小男孩来说,她也只能讲讲这个。但是我们知道,在我们认识她的时候,她就已经死了。骗人,偷东西,卖孩子......一切对她来说,为了生存而自私的挣扎是那么自然而然,腐烂深入到她的心灵,扎根,发芽,吞噬着她的良知,绝望和痛苦从不挂在一个久已不知幸福和希望为何物的人嘴边。只有一次例外,她遇到了一个心地善良的男人,就不顾一切的扑了上去,完全顾不上自己年老色衰的脸面,让人看了只有无言。她站在在加油站的洗手间的镜子前,第一次擦上了口红,厕所里斑驳的油漆墙面,和肮脏的镜子里她那满脸的沧桑,外面的阳光依然灿烂,她那副溺水者张牙的劲头却真是吓坏了男人,他逃得飞快。关于人类希望的故事,也就无非如此了吧。在希望和失望这个过程中反反复复得挣扎,也许就是每个人这一生都躲不开的一个过程。我们是不是真的只有在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之后,才可能寻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是不是只有在人生旅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才会真正明白,什么叫做希望?是不是只有经历过灵魂上无数的生死轮回,才能真正看到黎明?那些在风中飘逝的答案啊,我们如何才能知道?

《西部往事》这部影片是Sergio Leone“往事三部曲”(另外两部是《革命往事》和《美国往事》)的开篇之作,被称为影史上最伟大的西部片。《西部往事》具有一切“西部片”的特质和元素,激动人心的铁路时代,一望无垠的大漠黄沙,骑士一样的枪手、牛仔、匪徒,以及妓女。影片的故事简洁,并无太多跌宕起伏,呈现一种朴素的叙事美学。一个流浪的无名口琴仔、一个被通缉的匪徒、一个奸险狠辣的阴谋家、一个纠缠三者之间的女人,Leone将四个主要人物的前史交代的颇有神秘感,加上他擅长用人物特写和推镜来塑造人物个性,使得影片在简单的事件中,呈现丰富的背景和内涵,这个背景又和宏伟的历史环境融为一体,就像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画面,牛仔枪手出现在银幕一角,背后是在黄沙弥漫的大漠中修筑铁路的火热场景。影片的配乐由Ennio Morricone完成,独创性的为三个主要人物分别制作了三个音乐主题,Man With A Harmonica,无名杀手口琴仔的主题,口琴声起,复仇者来去无踪,音乐主题苍凉萧瑟,忧伤中带有洒脱,更搀杂带着一些神秘诡谲地杀气;Cheyenne,被通缉的逃狱匪徒,以钢琴为主题,不仅描写了他有阴沉暴力的一面,亦有充满热情,骄傲与温柔的一面,这段流畅的音乐将人物的形象烘托的更为立体;Love Theme,这是Morricone最动人的一段旋律,带着凄美绝伦的感伤与悠远。或者,对于往事,无论是怀念,还是忘却,都像喝下一杯黯然消魂酒,令人沉醉,令人低回。

《四百击》1954年,特吕弗发表了《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被视为新浪潮的纲领和宣言。1959年,特吕弗拍出《四百击》,它跟新浪潮运动里的其他电影一起重新改变了电影本身。无论戈达尔对特吕弗怎样的谩骂和嘲讽,他对《四百击》的评价还是相当之高。戈达尔说,“这部电影充满坦白、快节奏、艺术、新鲜、摄影感、原创性、鲁莽、严肃、悲剧、力量、友情、宇宙性、温柔。”《四百击》秉持了巴赞的写实理论,大量运用长镜头,将一个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又常被老师、家长责备的12岁孩子,与周遭景观环境作抒情与写实的对比。诸如片尾安托万自感化院逃出时,他一直跑一直跑,镜头一直跟踪,经过空旷的田野,经过灌木林,经过空屋,一路跑向大海。这组长镜头加上纯属安托万凝视镜头的定格画面,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

《最后一班地铁》戈达尔写道,“弗朗索瓦死了,我还活着,但这又有什么区别。我们都不停地述说着忧伤,但是我们的痛苦却一直沉默。”看到这句话,我就觉得自己就是这样地活着,仔细想想就能理解很多事。1981年1月31日晚,特吕弗被巴黎文化名流簇拥在香榭丽舍大街,领取了他电影生涯最后的辉煌,《最后一班地铁》一举获得10项恺撒奖,创造了恺撒奖历史上得奖最多的记录。这是他最政治也最成功的一部电影。事实上,特吕弗除了在1968年因捍卫电影走上街头外,其本人是完全与政治疏理的个性。面对戈达尔不断的批评和咒骂,他拍出此片,指出“真正的政治效果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艺术家拒绝自己的专业,忙着论政局、批社会,只会制造坏的政治和坏的艺术”,特吕弗再一次肯定了自己对艺术和电影的信仰。1984年特吕弗去世,戈达尔为他的传记写了上面的话。

《钢琴家》或许是过去的伤痛不愿再提及,波兰斯基从来不在电影中表现自己,他的很多作品都来自改编,因为他要“避免采取个人自传的形式”,同时避免对别人进行道德评判。直到这部《钢琴家》,波兰斯基终于肯在电影中直面自己的惨痛记忆,在写实的基础上倾注了强烈的个人情感,让人达到感同身受的程度。在一个人性极其扭曲的时代里,就像《芙蓉镇》里秦书田说的那样,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像狗一样地活下去!”影片最震撼人心的一段就是德国军官把Szpilman带到钢琴前,让他弹奏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曲终时,德国军官并没有杀他,反而让他匿身阁楼,偷偷给他食物。柔软的音符取代了子弹,使人在酷境中仍能保持充盈完整的人生。在影片末尾,波兰斯基让太阳火红地升起,这是波兰斯基影片中难得的亮色。也许,他只是厌倦了,他不想一辈子都在流亡辩护。一个人到底犯了什么错,我们还不能原谅他?时间就是一场漫长的官司,难道谁能逃过它的判决?难道真要等他死了,才能让一切喧嚣停止?如果把《钢琴家》和1945年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一个城市的毁灭》、1980年的《波兰斯基回忆录》三者结合起来看,相信会有所感悟。

光影记忆(六)

2006-02-27

《霍元甲》去年10月份的时候,《霍元甲》正式公布了剧照若干,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李连杰饰演的霍元甲的一张剧照,长衫负手,面色凝重,其造型令人不能不想起徐克版的黄飞鸿,而李连杰的神气,却已经与十几年前那个英雄了得的年轻黄飞鸿大不相同。而今的霍元甲已尽是沧桑,神情刚毅,这多半也是李连杰自身今日的情怀吧。这个少年成名,却又破多坎坷的42岁中国传统男人,用3000万美元,用于仁泰、袁和平、潘恒生、梅林茂、庄志良的顶级阵容,用霍元甲这个名字,来为自己的前半生作传。影片几乎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对霍元甲的认识,将其设定为一个幼年好勇斗狠、自以为是,而在经历了人生挫折、家国动荡之后,渐渐成长为一位武术宗师。这大概就是李连杰的想法,他只是希望在霍元甲这个人物的故事中,把一个做人的理念放在其中,让人明白生的意义。就像他在擂台上说的那句台词,“我没有办法选择生命的开始,但是我有足够的勇气走到最后一步。”霍元甲的人生是在擂台上走完的,李连杰的武术电影也在擂台上划上句号。非常幸运,擂台上的一切没有令我们失望,而且还让我们有了一丝惊喜,在袁和平的鼎立相助下,李连杰让自己的这个句号划的很漂亮。

《慕尼黑》当那位在小旅馆里与阿维纳不期而遇的阿曼小伙告诉他"Home is Everything."时,全片悲剧的根源已经被点出,阿拉伯人、犹太人,他们都在找寻一个家,而这个家又是排他的。更要命的是,两个民族想把家建在同一个地方。怎样才能和平?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答案。影片涉及的暗杀行动是根据历史事件改编而成。当年,为报复巴勒斯坦“黑色九月”恐怖组织杀害11名以色列奥运会运动员的罪行,摩萨德(以色列情报部门)暗中召集顶级特工,组成“死神突击队”,对“黑色九月”组织成员实施暗杀报复。不过,复仇的真实性一直受到外界的怀疑,以色列官方也矢口否认采取过报复行动。但斯皮尔伯格信了,于是,我们看到了《慕尼黑》。影片在冷酷的杀手故事下,包裹的依旧是斯皮尔伯格有关人性的解读。和早年的《辛德勒名单》一样,电影的主旨其实还是人性的自我救赎,在“救人即救世界,救人即救自己”的信条下,斯皮尔伯格想要化解的,已不单是特工们内心的痛苦,更多的是两个民族之间的恩怨。

《一往无前》在美国现代音乐史上,只有两位明星同时入选“乡村音乐名人堂”和“摇滚名人堂”,一位是猫王,另一位就是Johnny Cash。Cash的音乐横跨了乡村音乐和摇滚乐,在他一生超过四百首的创作歌曲中,有一百多首被排进世界乡村音乐榜的前四十名之列。他的音乐反映出美国人独特的视角,所触及的范围异常广泛,几乎成为当时美国各个阶层民众的代言人。五十年代末,Johnny Cash已经成为太阳与哥伦比亚两大唱片公司的头牌歌手。但声望达到顶峰的同时,他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状态濒临崩溃。正是从那时起,Cash开始吸食毒品。1965年,Cash因携带毒品遭到了逮捕和起诉,他的妻子也因此离他而去。在June Cater不懈的鼓励和支持下,Cash渡过了戒毒的痛苦时期,并以更动人的歌声再一次声名鹊起。影片超脱了音乐传记片的框架,出色地将Johnny Cash的人生以更易于理解和感动的形式,重新定义和表现。只是由于情节过于零散,缺乏强有力的主线,使得整部电影给人以结构涣散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所有的歌声,都是由两位主演Joaquin Phoenix和Reese Witherspoon亲声演绎的。Joaquin Phoenix个人的表演很有火花,除了精彩的演唱之外,他把Cash痛苦不堪的吸毒场面,情绪颓丧的心理折磨演绎得臻入化境。最让人惊艳的是Reese Witherspoon,她的表演为全片注入了无限的活力,毫无疑问,她奉献了从演以来最出色的一次表演。

《纳尼亚传奇》“后《指环王》的魔幻时代,要属于纳尼亚啦。”曾用两部《怪物史莱克》疯狂恶搞了迪斯尼纯真小童话的安德鲁·亚当森,躲在新西兰的家中,仔细思考了自己诠释童话的方式以后,用这样的豪言壮语显示出自己拍出美妙童话的决心。从梦工厂到迪斯尼,动画人物变成了真人演出,安德鲁按照小说中那些神秘的故事,让四个孩子远离战乱纷争的现实世界,进入虚幻的国度,他们只要一脚踏过衣橱的门阶,就进入一片满是精灵、小矮人和巨人,被皑皑白雪覆盖的神奇国度,奇异的旅程就在孩子们的脚下展开了。平心而论,这并不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叙事节奏不流畅,演员表演毫无灵气,画面和特效因为维塔过于注重细节,宏大场面的处理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去掉这些表象看内里,它还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部纯净的童话,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而鲜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贤者从不会真的逝去,勇者的剑也会永放光芒。也许,这在很多人看来确实是幼稚天真的安排,可我还是希望世界真的就是那么简单。刘易斯的《纳尼亚年代纪》总共有七部,我不知道迪斯尼在经历首部曲的失败之后,还有没有足够的勇气拍完其余六部,我还是很期待。

《布达佩斯之恋》这是一部少数能将音乐完整融入电影情节,而非仅当作陪衬的电影。主题曲从一开始的单音旋律,到随着剧情愈发悲壮而转变为交响乐般的宏伟,使得电影音乐不单是配乐,更使其反客为主地转变成整部电影的精髓,这首歌就是“Gloomy Sunday”。“当羞辱不断降临,最后惟有选择离开这世界,但也要有尊严。”Laszlo这样对Ilona解释“Gloomy Sunday”的含义,虽则忧伤,却让我们看到了一段抵死缠绵的爱情。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芳华绝代的女人与一个风度翩翩的餐厅老板、一个才华洋溢的钢琴家和一个深谋远虑的德国军官的之间的爱情故事。四人之间的爱情注定是要生出悲伤,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份缱绻而忧伤的情怀。乱世中的颠沛与心灵的失落,德国人在布达佩斯的飞扬跋扈,让忧伤情绪在这个骄傲的民族中不断蔓延,最终,他们中的150多人在听完这首歌之后,选择了自杀,在他们看来,选择死亡似乎是那样的自然,而在我们看来,却是那样的凄楚和决绝。

《新桥恋人》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像Carax这样把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拍的如此华美奔放。影片唯美的摄影、凌厉的剪辑,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情节设计,无不洋溢着激情与浪漫。这是两个流浪汉之间的爱情故事,片中Alex和Michele在烟花绽放的夜空下欢欣狂舞的一幕,影像效果十分迷人。那一夜灿烂的烟花,照亮着巴黎的夜空,在天空中绽放,又纷纷撒落塞纳河。他们疯狂地舞蹈、射击、醉酒、放纵,是因为身边有一个一直相伴疯狂地无条件爱着她的恋人。爱情应该是这样的,没有虚华,没有欲望,没有你自己。我们总在渴求不一样的生活,生命中可贵的东西往往是不经意间与你擦肩,同时生命又是如此偶然,有时失去的也很突然。影片的色调似乎一直是深蓝的塞纳河边的夜色,始终,是一种凝重的基调在慢慢的发展。Carax将人生剥削到了只剩爱情的地步,爱情来爱情去,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像Michele说的,“梦里出现的人,醒来时就该去见他,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可是,我们永远都生活在复杂里面,不愿意把自己解脱。

《楚门的世界》彼得·威尔的每部影片从题材、技法上都完全不同,然而,他却能用人文关怀让他的每部电影厚重而持久,比如《死亡诗社》,比如这部《楚门的世界》。影片以一个人简单的个人生活为切入点,编织了现象质疑、资讯时代的讽喻,以及存在的思辩。楚门,只属于一个被操纵的虚拟世界。他的出生、成长,他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都在一个被人为操纵和设计好的舞台上演,并通过全天候的直播,被全世界的人们观看着。他们与楚门一起经历着他成长的历程。而楚门自己一直以为自己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他与周围的人们愉快融洽地相处,还娶到了一位美丽的妻子。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那么的美好。然而,他渐渐地发现,这一切不过都是电视台的安排,他生活的社区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他的朋友、邻居,甚至他的妻子都不过是演员而已。最终,这场被设计好的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旷古未有的真人秀,终因楚门的疑心和探求欲被击碎了。作为“上帝”的导演发出最后的声音,“外面的世界比我虚构的世界更不真实,同样的谎言、虚伪,但在我的世界,你不必害怕。”楚门只是微笑着向他敬了一个礼,然后转身推开那扇进入未知的真实世界的大门。

《乐满哈瓦那》Ry Cooder说,“在古巴,音乐就像河水一样流淌。”古巴,一个充满欲望、激情、决心、骄傲的地方,一片拥有奇妙音乐,孕育出世界上最伟大音乐家的乐土,虽然这些音乐家并不为世人所知。Ry Cooder在一次古巴旅游中发现了一个在古巴当地享誉多年的乐团其背后许多感人的故事。遂说服文德斯在1998年带着一大队人马前往哈瓦那,以镜头拍摄这个乐团中老艺人的身影与音乐生命,以写实、记录的方式拍下了这部感人的纪录片,他们的纯真、可爱,都被文德斯一一生动地捕捉。他们是90岁高龄的艺人Compay Segundo,70岁的歌唱家Ibrahim Ferrer,80岁的钢琴家Ruben Gonzalez以及被誉为“古巴的Edith Piaf”的Omara Portuondo,天赋的音乐细胞,让他们终于有机会离开故土,摆脱束缚,跨越政治的藩篱,踏入与古巴交恶长达40年的美国,破例获邀进入美国的音乐圣坛Carnegie Hall进行演奏。影片真实记录了他们的这段音乐和精神之旅。

光影记忆(五)

2006-01-24

《金刚》唐·吉诃德说,火枪的发明,令懦夫可以杀死英雄。《金刚》讲述的就是一个英雄怎样被一群懦夫杀死的故事。它让我想到吕克·贝松电影里被朋友出卖,被上百名警察围攻,最后被警察从背后开枪打死的杀手莱昂,他的死也同样被赋予了悲剧英雄的色彩。影片的最后,金刚攀上帝国大厦,它将人类的智慧踩在脚下。在它眼里,世上没有暴龙更凶猛的对手,纽约城不过是另一个骷髅岛罢了。面对人制造的战机和子弹,发怒的金刚以为它能用拳头摆平一切,然后和安一起安静地看日落或是日出。然而,它的所有抗争注定要生出悲壮。当它被战斗机击中只剩下一口气时,它望着刚刚升起的朝阳和安,把手放在胸口,然后闭上无比疲倦的眼睛,坠落了下去。彼得·杰克逊用2亿7千万美元完成了他儿时的梦想,也让我经历了2006年的第一次感动,也许是全年最深的。《金刚》的电影原声由詹姆斯·纽顿·霍华德创作,融合了古典交响乐、爵士乐和百老汇歌剧风格的音乐,尽显霍华德的大师气象。美中不足的是霍华德并没有从老版《金刚》中获得多少灵感,在配乐中偶尔加进爵士乐显得过于含混暧昧。在动作场面的处理上,霍华德采用大量的管弦乐铺陈,落入了好莱坞的俗套。

《断背山》早年的《喜宴》和《与魔鬼共骑》,李安就分别尝试了同性恋和西部题材,《冰风暴》和《理智与情感》的成功则说明,李安对西方文化同样有着睿智的把握,到了《卧虎藏龙》时,其细腻恬静的情感,更是让我们认识到了李安的儒雅风范。《断背山》几乎融合了李安以往所有作品的风格,似乎成了他的集大成之作。而事实上,远不至于这些。因为我看的碟片版本是电影节上的评委专用片,翻译的非常糟糕,以至于我始终不能准确地把握影片的很多细节。无奈之下,只得去网上找最好的字幕,终于在第五次翻看某些细节后,我深深地理解了两个人的感情,不禁泪流满面。Jack是委屈的,他首先拥抱Ennis,奉献自己。分开后几年里,一直是他主动来找Ennis,却总等不到热情的回应。他终于忍不住了,他去墨西哥找男妓,甚至还勾引了老婆朋友的丈夫,"I wish I could quit you." 可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他偷偷拿走Ennis染血的衬衫,把自己的衬衫罩在外面,一同挂在衣橱中,仿佛这样就可以永远拥抱住爱人。Ennis是隐忍的,他面对Jack的热情,几乎不敢直视,他第一次要和Jack分别的时候不安到要和他打一架,离开后忍不住扶墙痛哭,他忍受生活却不敢和Jack联系,直到收到Jack的邀请,他强忍兴奋装作喝酒,他不接受Jack一起开牧场的建议,他害怕被别人发现,更怕Jack被人发现后受到迫害,如同自己小时候见到被残害至死的同性恋者,甚至于在听到Jack怎么死的时候,出现Jack是被旁人谋杀的错觉。他隐忍一切,一年中只有和Jack在断臂山的几天才是他真正的生活。断臂山是他的天堂,是唯一可以用来逃避生活、逃避问题的地方。只有在那里,他才会主动地拥抱爱人,敞开心扉露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他自认自己爱Jack胜过Jack爱自己,Jack的提议不过是冲动的不现实的想法,除了隐忍别无办法,只想就这样和自己最爱的人过了此生。可忍到极至他也会痛哭,特别是最终发现Jack把两件衬衫那样摆放的时候他哭到无声,因为这个时候他才知道Jack对他的爱有多深,而他从来没有在Jack活着的时候对他说过一句,我爱你。Ennis把自己的衬衫和Jack的换了个位置,用自己的衬衫拥抱住了Jack的,就像当年分别前的拥抱,只是这一次,没有再见。李安以平和温情的镜头,讲述了一部纯粹美国西部题材的影片。凭借这部影片,李安毫无争议地拿下了第62届威尼斯金狮大奖,成为继张艺谋之后第二位荣登“狮熊俱乐部”殿堂的华人导演。

《艺伎回忆录》艺伎,这个浮世绘一样年头的名词,似乎永远是在置屋和袛园这些地方兜兜转转,但就如富士山、浪花、鲤鱼可以是日本绘画始终不变的符号一样,那些光影流转的舞台,同样白描出小百合浮世绘般的人生画卷。早在影片上映之前,导演马歇尔就承认,要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纯正的日本艺伎生活,那基本上是扯谈。事实上,好莱坞向来是概念先行,所以甭指望他们能静下心来研究别人的文化。《艺伎回忆录》事实上就是一出打着日本艺伎幌子的好莱坞言情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马歇尔将这个末代艺伎的故事,讲的还是非常有东方意味的,艺伎馆的场景古朴质拙,有着浓浓的东瀛风情。影片在人物服装和造型上与真正的艺伎相去甚远,但却保留了日本生活的细致和淡雅。影片中和风浓烈的艺伎歌舞,虽然少了典雅恬淡的日本风韵,但多了几分动感和奔放,更具有感染力,在情绪上和故事情节更加合拍。章子怡成功完成了对一个不愿屈服于命运的艺伎的诠释,表演可圈可点。最成功的还是影片的配乐,阵容实在是太强大了,作曲是约翰·威廉姆斯,大提琴是马友友,小提琴是帕尔曼。音乐为影片营造了一种哀而不伤的基调,堪称完美。

《佐罗传奇》马丁·坎贝尔同张艺谋一样,是摄影出身,在影像上讲究极致。在英国他拍摄了一系列黑色电影,先后6次获得英国学院奖,其主观影像决定了他走艺术路线的特质。1995年,他用一部惊艳全球的《黄金眼》,一举拯救了那位几尽末路的英国职业流氓。三年之后,他又促成老佐罗与安东尼奥·班得拉斯之间那场著名的面具交接仪式,英雄传奇自此便有了后续。原本以为第二任佐罗会按部就班地挑战暴政,再次锻造一位闪闪发光的尘世英雄,但这次却在《佐罗传奇》中遭遇了暗无天日的中年危机,被老婆孩子弄得焦头烂额。早在这部电影拍摄之初,坎贝尔就承诺此片中将会有更多的动作场面。影片也确如他所言,由维塔打造的超人佐罗,除了炫耀他笑傲江湖的剑术之外,还时不时的罢一个特别酷的姿势,只是CG痕迹过于明显,看起来就像“天外飞仙”。总的说来,《佐罗传奇》仍称得上是2005年少有的几部具有大片气质的佳作,故事虽有些蹩脚可情节依然流畅。配乐和服装设计都沿用原班人马,在风格上深得前作风骨,在踢塌有力的弗拉门戈节奏中,长剑交错裙裾翻飞,漫溢出一派地道的拉丁风情。

《黑社会》尽管没有刀光雪影的残杀场面,也没有装腔作势的冷硬气质,但影片仍然有着触目惊心的凌厉势头。这种凌厉,源于杜琪峰老到的掌控和出色的调度。《黑社会》是发生在现代社会的故事,但杜琪峰似乎有意模糊了时代背景,如果不是高楼、跑车惊鸿一瞥地出现在影片中,无论是黑帮人物的市井生活,还是他们身上朴实到老套的服装,几乎都让人误以为电影的背景是《五亿探长雷诺》中那个黑帮的黄金时代。也许那个黄金时代也根本没有过去,而是以另外的形式延续下来,因为黑帮的传统还在,古风犹存。杜琪峰一心想打造香港版《教父》,他没有去过分追求一种花哨的技巧,而让影片在各方面都显得有些朴实,在看似大拙的画面中却彰显出一份大气。不过,四个小时的《黑社会》被剪成87分钟的《龙城岁月》,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遗憾的作品。杜琪峰因为了解前因后果才觉得余韵悠长,但在我看来,也许就像郭忠恕那幅著名的四丈绢画,左首一个小孩,右首一个风筝,中间却画了三丈多长的一根线。

《千里走单骑》和张艺谋之前的诸多作品一样,《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温情、唯美而意蕴深远,从对父子关系的思考延展开来,对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和所置身的这个社会的关系,进行了一次温情脉脉的凝视。就像记忆中的一样,《千里走单骑》依然涵盖了那些入诗入画的画面,流畅的镜头语言,多元的民族文化符号,还有那些喃喃自语的旁白。在张艺谋的镜头下,云贵高原连天的黄土和郁郁葱葱的植物,都具有了一种时间的灵性,它们会因为一个老人的寻找而焦灼,也会因为一个父亲的眼泪而悲鸣。在民间,对情义的理解,远比那些书本上的文字,电影中的画面平淡,甚至平凡,但那种生活的气质已经浸润其中,成为那些朴实的乡民走路的一种姿势,思维的一种方式。张艺谋借用那出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傩戏,讲述了情义的另一种语义。74岁的高仓健还是我们记忆中的那样冷俊,就连风衣的样子,都似曾相识,这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之一。但张艺谋告诉我们故事还有一种讲法,就是英雄老去。影片中的高仓健已经不复我们记忆中棱角分明的样子了,甚至还有一个镜头展示了这个硬汉的哭泣。高仓健老了,英雄老去的美,在于时间,在于记忆,在于那种看透世事的练达和倔强。这一点需要我们用灵魂来品味。

《晚安,好运》每位导演对某种特定事物,都或多或少地有点情结,而这种情结基本都会在处女作里显山露水。乔治·克鲁尼转行当导演后,就充分展示了他对新闻业的极大兴趣。《晚安,好运》讲述的就是美国广播电视之父爱德华·默罗运用新闻纪实评论节日《现在请看》与麦卡锡斗争的故事。默罗的斗争造就了美国新闻史上最具里程碑色彩的一个传奇,“晚安,好运”是这个节目的招牌式结束语,这一语双关地反映出当时美国对新闻传媒和文艺事业的政治高压。这既可以看作是默罗的传记电影,也是揭示美国新闻人与麦卡锡主义斗争的史实片。拍摄这样的一部影片是克鲁尼多年的心愿,因而在每一个镜头里都能感受到他在拍片时饱满的冲动和激情。克鲁尼尽可能地运用了记录片的纪实风格,也许这种黑白画面对普通观众不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但对那些看惯了黑白老片的人来说,锐利的黑白光影对比,激情澎湃的台词设计和1950年代怀旧的布景服饰,让人备感亲切。这或许不是最好的美国电影,但会成为最重要的美国电影之一。当人们提到美国新闻史,或谈论麦卡锡主义的时候,《晚安,好运》将是一部不得不提及的电影。

《德州,巴黎》文德斯与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和赫尔措格并称为“新德国电影学派四杰”,以拍摄“欧式公路片”闻名,是四位导演中创作主题最鲜明的一个。1983年《德州,巴黎》获得戛纳金棕榈奖,这部作品以集大成的方式把文德斯早期作品的主题发挥到充分的境地。影片节奏缓慢,风格忧伤,男主人公在荒凉贫瘠的得克萨斯孤独寻找的身影,仿佛就是文德斯的精神形象。文德斯说,他拍这部片子,是希望借以摆脱自己在美国受到的精神创伤。整部片子虽然在美国大地上穿行,但主题萦绕的却是欧洲和东方的朴素深情。《德州,巴黎》被称为文德斯“美国化倾向的高峰”,影片所呈现的艺术道路显示着艺术在世界范围内融合交流的雄心壮志。从叙事风格来看,《德州,巴黎》继承了文德斯在《公路之王》中宁静而近乎抒情的笔调,我们可以看到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语言被文德斯运用的张弛有力,舒缓、内敛和几乎杜绝使用蒙太奇剪辑成为文德斯公路电影的鲜明标记。现代人游走和不断迁徙在文德斯的镜头下呈现出一种荒芜冷漠的状态,汽车与公路这两种冰冷的“机器”成了隔离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绝缘体,迁徙、迷航与旅行成为不绝于耳的嗡鸣,这便是文德斯的标签。

《死亡诗社》彼得·威尔是澳大利亚当代电影复兴的棋手。他的电影可以划分为澳大利亚时期和美国时期。1989年,他在美国拍摄了他的代表作品《死亡诗社》,这是一部成长题材的影片,由罗宾·威廉姆斯主演一个教学方法独特的中学老师,他在把学生引导到创造之境的同时,也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围剿,最后以一个死亡悲剧结束。“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我们寻求的奖赏已赢得手中。港口已经不远,钟声我已听见,万千人众在欢呼呐喊,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我们的船威严而且勇敢。可是,心啊!心啊!心啊!哦,殷红的血滴流泻,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这是基廷老师最爱的诗句,这是基廷老师用来启发自由思想的诗句。影片名为死亡诗社,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只有让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灵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开始真实的生,清醒的生,有意义的生。就像电影里的那句台词,“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卡门》卡洛斯·绍拉在富有西班牙民族特色的节奏中创造着自己的影像作品,西班牙民族热情奔放的火焰精神贯穿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之中。1981年的《血色婚礼》、1983年的《卡门》以及《魔恋》是绍拉执导的“弗拉门哥三部曲”。《卡门》获得1983年戛纳电影节两项大奖以及198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这是一部用火热的西班牙舞蹈来讲述“爱与死”的酷烈故事,绍拉以戏中戏的结构形象展示了西班牙一种看得见的爱情精神。弗拉门哥导演和舞蹈家安东尼奥要排练大型舞剧《卡门》,他自己扮演男主角,但女主角始终无法确定,他一直在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卡门。在舞蹈学院挑选演员时,精灵般的卡门闯入视野,安东尼奥在排练《卡门》的过程中,上演了自己激情如火的绝望爱情。影片由被称为西班牙弗拉门哥王子的安东尼奥加茨饰演安东尼奥,卡门的扮演者劳拉凭借片中的出色表现一举成名。绍拉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的文学原著《卡门》和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同名歌剧改编成了这部西班牙电影作品。这是一部融歌剧、舞蹈、电影于一身的艺术杰作,同时又是展现舞台和生活水乳交融的经典力作。整部影片奔涌着西班牙式的热情、骄傲、自由、欢乐和华美的哀伤悲情,弗拉门哥舞蹈激情四射,让人沉醉不已。

饮食录之峨嵋小镇

2006-1-20

尚品在我办公室的东北角,那里汇聚了国大的几个饮食品牌,一楼的鲜鲜坊,售卖各式蛋糕、面包、点心,橄榄油、奶酪,熏肉、红肠,还有哈根达斯冰淇淋。二楼的峨嵋小镇,除新派川菜之外,还有谭家官府菜、精品粤菜、上海菜。三楼的百客咖啡经营各式意大利咖啡和特色美食。
因为我向来对川菜情有独衷,所以那天小镇的销售经理来办公室推荐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品尝一番,可是因为年底的事实在太多,直到前天晚上才得以成行。
餐厅的装潢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Minimalism风格,隐约的钢化玻璃晶房,光滑的灰色水泥地面,裸露的黑色金属管道。卡间和大厅有T台隔开,除了靠里的墙上以镜子装饰之外,其余三壁全是玻璃,垂着暗红的薄纱,被萤白的灯光一照,折射出暧昧的色调。也许,正是这样热情的红色和诱惑的黑色恰到好处的融合,使得整个小镇弥散着浓浓的时尚魅惑。
新派川菜在味型上相比传统川菜有很多的改变,无论是原料、制法、用具还是菜品形状都明显趋向于粤菜。甚至把鲍鱼、鱼翅等海鲜都列入原料。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使得川菜的原料品种更加丰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川菜的档次。然而对于像我这样不怎么喜欢粤菜的人来说,吃新派川菜就必须有所选择,像水煮鱼、香辣蟹、麻辣虾、毛血旺这样的菜,我是非常喜欢吃的。而像飘香骨、红汤鱼、福寿螺、泡椒墨鱼仔这样的菜我却是不怎么喜欢。因为是第一次去,便让小镇的服务员推荐了几道菜,我只点了平时常吃的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和赖汤圆。
小镇的人很多,嘈杂的人声,隔着珠帘,不停地袭来。幸好上菜的速度很快,一会儿的功夫菜已经上全了。每道菜的味道都还算好,做的也算精致。夫妻肺片和茶树菌牛柳口感尤其好。只是有两道菜中加了些西餐的佐料,吃来感觉非常奇怪,不合口味。餐后,本想点款哈根达斯的冰淇淋,又怕像在深圳那样吃坏肚子,也就罢了。

点滴记忆(十四)

不过是寂寞一场
2005-12-30

一年就快要过去,不知道该写下怎样的文字来作最后的告别。这一年,我改变了自己的很多生活习惯,性格也变得敏感而忧郁。我渐渐地把自己封闭在自己营造的空间里,不愿意去接触旁人的喜怒哀乐,不愿意去了解旁人的欢喜忧伤。每天行色匆忙地穿梭行走在这座让我感到陌生的熟悉城市。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人,这些人陪伴着我在旅途的站台旁边短暂地停留,用她们各自的经历和存在过的痕迹在我的记忆里写满一页又一页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都很陌生,有些却厚重的让我无法去遗忘。然而,那些缠绕在记忆深处的一些事情,我却渐渐地学会了去淡忘。我把这部分记忆一页一页地撕下来,然后再一页一页地扔在火盆里烧掉。
这一年的记忆,无非是一些熟悉的画面,一幕幕地定格,一幕幕地消逝。那些留在清澈沙滩上的孤独脚印,留在宁静林荫道上的寂寞背影,留在幽暗咖啡馆里的忧郁面孔,留在温暖房间里的慵懒姿态,留在寒冷午夜场里的魅影灵魂。所有这些就像IBIZA的落日余晖,在自己杂乱斑斓的记忆空间流连往返。还有什么?我记不清了。我知道碰触会让这些画面破碎,我也知道,这些画面在破碎之后便会和逝去的时光一起在自己的记忆里永世沉沦。于是,我写下这段文字,就算是对这段记忆的一次缅怀和祭奠吧。

梦里花落知多少
2005-12-20

办公室的窗帘垂落着,遮挡了城市的楼群和万家的灯光。这两天总是一个人加班,不免有些难熬,索性把文件搁一边,静下来听会儿音乐。
妹妹发来短信说,最近经常梦到我。我就问她为什么,她说不知道,可能是好久不见,太想念了吧。我只笑自己为什么不会梦到她们。
村上春树在他的那册《村上朝日堂 嗨嗬!》里曾写道,“我的梦是拥有双胞胎女朋友。即双胞胎女孩双双等价地是我的女朋友——这是我做了十年的梦。”这样又酷又野的白日梦,也只有在他的小说里能实现罢了,村上在《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就写道“我”睡在208和209中间,同两个人在床上嬉戏。真是够酷的。我可没有那样的梦,即使有也没有办法像村上那样实现。
我不知道村上这么写是不是在说他的寂寞,展现的是明媚欢笑,隐藏的却是孤独忧伤。我的梦多是这样的,经常是一个人走进梦里花开的梦境,感受的却是梦醒花落时挥之不去的失落情绪。
所以,我不喜欢做梦,经常让自己很晚很晚才睡,那样太困倦,就不会有梦。哪怕是有,梦里散落的那些花瓣,拼凑出来的支离破碎的记忆,在梦醒后也不要在我脑海里留有印象。
梦里,花开花落,盛开颓败,最好是无声无响。

星空下的咖啡馆
2005-12-11

半夜被人叫出去消磨时光,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做什么,索性约去咖啡馆聊天。真锅咖啡馆在城市的中心广场旁,供应花色不穷的日式咖啡。店堂的基调虽是暗色,搭配却很协调。我点了杯不加糖的Mandheling,她点了Colombia,然后,她笑说我点了她要的咖啡。我只好说,那就换换好了。她很爽快的点头答应。
咖啡馆里的音乐像是随机播放的,刚才还是乡村音乐,下一首就成了英式摇滚,却都是我很喜欢的。Chris独特的嗓音,慵懒地哼唱着 "Look at the stars, 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我渐渐地喜欢上这间咖啡馆,不为别的,只因为它播放的这几首歌,还有对面散着漫卷长发的女人,因为她选了这个地方。
朋友好久不见后的话题应该很多,我们却只是静静地坐着,有一句无一句地搭话。向来很外向的她不知道为什么变得这么沉静,我想无非还是和她的感情问题有关,而我现在最怕的就是谈论这个问题。她歪斜地倚靠在沙发上,漫不经心地和我谈论着铃木重子的爵士吟唱,然后我们谈到了无聊,她问我有没有看过《柏林苍穹下》,我说看过。她说,“里面有句台词,是关于无聊的。”我想不起来,也懒得问她。
很长时间,我看着她呆呆地发怔,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她展颜蹙眉的样子,像极了珊子。
我们就这样一直熬到凌晨两点,回家找出《柏林苍穹下》来看,丹密尔说,“我独自一人,时间也变得如此认真。我从不曾孤单寂寞,也不曾和任何人在一起。”

记忆里的冬天
2005-12-5

吹冰 小时候在乡下,冬天最是难熬。屋后的河面还没有开始结冰,妈妈就会给我穿上厚厚的棉衣,都是她和奶奶亲手缝的,很暖和,就是样子难看了些。同学也大多是如此的装扮,只是女同学比我们的更花俏罢了。学校离家大概两里地,每天我们都沿着河岸一路嬉戏。到冬天,虽然没有夏天的野花草香,但是,只要河面结冰,我们就会玩的忘乎所以。最爱玩的游戏就是吹冰。从水里捞起一块浮冰,然后掐一节稻草根做吸管,向着冰块某处持续地吹气,直到那里出现一个小洞。然后用一根稻草将冰块串起来,提在手里。渴的时候可以咬一口,慢慢含化,冰凉的感觉,透彻心扉。还有一个打飘的游戏,也是取一块薄冰,仍在冰面上,看谁滑的远。为了取胜,我们经常要冒险走到河中央,幸运的是,我们从来没有人掉下去过。
下雨 乡下的冬天最怕有雨,那时候的雨靴不保暖,都要垫上厚厚的棉垫,等到了学校,都会湿透。老师就会为我们准备好取暖的炉子,我们就围着上课。课程很简单,只有语文和数学。冬天的雨不会持续多长的时间,雨天一过,路上的泥泞就会结成冰冻,早晨还好,中午太阳一照耀,就会融化,走在那样的路上,一不小心踩下去,拔出来就只剩脚,不见鞋了。每天回家,棉鞋都脏的不堪入目。
煮雪 南方难得有一场雪,所以,每到下雪天我们都会欣喜若狂。家乡的民居很有特色,白雪覆盖屋顶的景致更是迷人。雪还没有停,我们便在雪地里放肆地撒野玩闹,堆雪人、打雪仗、捉麻雀,生怕那雪会在一瞬间就消失无踪。长辈们在屋里围火而坐,一边取暖,一边说笑。偶尔,我们也会进去,吵着要听父辈们讲《三国演义》或是《红楼梦》。于是,我便知道了趟风冒雪,三顾茅庐的刘玄德,知道了收雪于梅,煮雪烹茶的妙玉。
凝霜 我家门前有一块地,一般种些自家吃的蔬菜。每到冬天,爸都会在上面盖一层稻草,以防霜冻。冬天的霜冻要比秋来的猛烈,可是,有些作物却因为这样的霜冻口感变得更加鲜美,爸说,只要注意霜冻的程度就好了。
结渔 快过年的时候,自家的鱼塘就要结渔。妈妈总说爸是抓鱼好手,事实也是如此,在别人手里溜掉的鱼,他总能摸上来。这点我完全没有遗传我爸,因为我只要在水里一碰到鱼,就会立刻收手,生怕是摸到了蛇。池塘结渔是很麻烦的,那时候还没有小的抽水泵,只能在池塘中间筑起高高的坝,然后把一边的水荡到另一边去。等这边结束了,再把那边的水荡过来,这样通常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而这一整天,爸都只是穿着鱼衩,他说并不觉着冷。我有次下去淤泥里捡鱼,却是冰彻透骨。
温酒 冬天乡下的日子很悠闲,快过年的时候,家里都会储备大量的食物,比如足够吃一个冬天的年糕和包子,比如足够喝一个冬天自家酿的米酒。这些海门人都会做,妈妈是海门人,却是后来向舅妈学会的。米酒温的好就是甜酒,温的不好就是酸酒。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和爸经常喝的就是酸酒。以后再回家,妈妈温的越来越好,还用自家的酒酿做了醪糟汤圆,味道甜美之极。

光影记忆(四)

2005-12-30

《无极》影片的画面华美的让人赞叹,杜鹃花海、夜色蕉林、鲜花盔甲、海棠精舍、千羽衣、梦幻雪国,无不显示出陈凯歌的大气唯美,他以无所不用其极的奢侈排场,为我们呈现了一场丰盛的视觉盛宴。然而,正因为如此,这种向感官享受和商业价值方向上的误导,让《无极》承受了超出了哲学命题的娱乐功能(当然他的哲学也远远没有伯格曼和安哲罗普洛斯来得深刻),实际上,这对于这部电影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最后变成了只剩空洞的姿态还在矫情地维系著。这样寻求与市场妥协的拙劣操作,实在让人感到悲哀。我不知道陈凯歌在宣传他下一部作品的时候,还会不会套用他评述《荆柯刺秦王》的一段话,“《无极》可能是一个不合时宜的电影,它是在一个观众的理解力还不够发展的情况下拍出的电影,所以我要欢欣鼓舞地告诉你,《无极》是一部我值得骄傲的电影。”

《亲切的金子》朴赞郁以这部华奢抒情的作品结束了他的“复仇三部曲”。影片在红色和白色不断交叉的古典视觉形象里,几乎抛弃了前两部作品中所充盈的直接得让人难以喘息的暴力镜头,代之以女性所特有的阴柔绵密。金子优雅的愤怒,高尚的憎恶,纤细的暴力,在郑正勋的镜头下显得那么的古典从容。影片超越了个人的复仇行为,抛出了所谓“赎罪和心灵救援”的高尚哲学话题。正如朴赞郁说的,“我希望复仇变成一种救赎的行为,实施复仇行动的人在寻求方式拯救自己的灵魂。”这样的命题无疑使这部作品成为三部曲中最具华彩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赵英玉运用大键琴配以古典弦乐合奏的电影音乐,恰如其分地配合了全片香艳冷漠,又优雅复古的气质。影片的画面也实属赏心悦目,绝对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佳作。

《飞行家》马丁·西科塞斯拍摄人物传记片已经达到旁人难以逾越的颠峰。这部影片以亿万富翁霍华德·休斯为主角,讲述了他传奇般的发迹史。除了展现霍华德·休斯在航空事业上的事迹之外,还重点细数了他与凯瑟琳·赫本、艾娃·嘉德娜等好莱坞众多女星的风流韵事,并借此重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大时代背景。莱奥纳多在影片《纽约黑帮》之后,再次与导演马丁·西科塞斯合作。片中莱奥纳多将霍华德的沉稳和机智、疯狂与执着表现的恰到好处,毫不夸张地说,莱奥纳多继承了好莱坞传统演技派的表演精髓,成功完成了对霍华德的塑造。然而,他还是在奥斯卡的角逐中败给了杰米·福克斯。同样失意的还有马丁·西科塞斯,他最终也没有赢得他期待已久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仍然保持着他既得的头衔“无冕之王”。

《九首歌》一直以来,有两类电影我是很少看的,一类是恐怖电影,另一类是摇滚电影。这部作品还是去花火的时候,因为朋友的极力推荐,才勉强买了来看。影片轮流切换着三幅场景,疯狂痴迷的摇滚现场,天宽地阔的极地旅行,温情放纵的情爱场面。随性直白的失真,神神叨叨的爱情臆想,拒绝了英式摇滚的玄思传统。整部影片看下来,让人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现在我们悲伤,因为现在已经消逝不见,也许爱情就是这样的吧。贯穿影片的九首歌是: Whatever Happened To My Rock And Roll by 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d, Cmon Comn by The Vonbondies, Fallen Angel by Elbow, Movin On Up by Primal Scream, You Were The Last High by The Dandy Warhols, Slow Life by Super Furry Animals, Jacqueline by Franz Ferdinand, Bebble & Nadia by Michael Nyman, Love Burns by 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b.

《谈谈情,跳跳舞》周防正行1996年作品,由日本殿堂级演员役所广司和日本首席芭蕾舞演员草刈民代主演。步入中年危机的男主人公,不张扬,内敛,有着中年应有的苦闷烦忧。在妻子和未成年的孩子间逐渐迷失自我,生活淡若止水。偶然的一次进入交际舞学习班,人生顿时激情四溢。年青高傲的舞蹈教师美丽纯真,却带着对一切都不肯信任的复杂目光。在共同的舞蹈中,在无人注意冷雨桥下的独自热舞中,在夜深地铁站不自觉的交错步伐中,舞步成为他与她灵魂和精神休息的地方。那种融入如丝绒般细滑的华彩舞服中的情感交织,眩美如彩虹,怒放如节后盛开的烟火,灿烂无比。影片的主题音乐非常优美,与故事情节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柏林苍穹下》在柏林的上空,飞行着一些天使。在天使的眼里,柏林是黑白双色,是璀璨极致的世情百态赫心声混杂地。人们说给自己听的暗示和说给上帝听的祈祷,通通被天使接收到。他们默默看着凡人,默默走过。对天使而言,以思考的方式永恒存在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证明,但也是一种没有重量没有实体的活着,无法感知痛、泪、轻和距离。天使的精神式生活,升华了实体,却也剥夺了他们脚踏实地的权利。隐身无疑是好玩的游戏,但得不到交流的倾听,却使他们的世界犹如一个封闭的房间,永远被隔绝。

《欢迎来到东莫村》朴光铉2005年作品。影片充满了奇幻色彩,东莫村是所有人心灵深处的港湾,也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世外桃源。对于整个朝鲜半岛的人民来说朝鲜战争是一场无法抹去的恶梦,就在战争如火如荼的1950年,一架P-47D战斗机坠落在太白山脚下僻静的小山村—东莫村,从战斗机里面走出来联合国军士兵史密斯。同时,朝鲜人民军将领李秀和、迷路的韩国军人表贤哲等人也机缘碰巧地在此地相遇。在远离战火和硝烟的东莫村,这三方水火不容的军人精彩纷呈的同居生活就此开始。如果说《太极旗飘扬》展现了朝鲜战争的惨痛经历,那么《欢迎来到东莫村》则展现了战争过程中同样存在的温馨感人的故事。虽然东莫村并不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也不可能发生三方军人聚在一个地方一起玩橄榄球、一起追赶野猪、一起烤肉的事情,但是影片中所要表现的正是普通的朝鲜族人,甚至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痛恨战争的美好心愿,影片用轻松幽默的笔触、独特巧妙的构思呈现了战争、南北关系等严肃问题。影片上映以后,好评如潮,在各大颁奖典礼上获奖无数。影片的音乐由日本经典配乐大师久石让完成,与影片的剧情相得益彰,优质的音效和流畅的画面相辅相成。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我遇见一位来自西西里的女子,她的名字是丢失的浓郁的麝香,让人想起河流那漫长的蜿蜒,黄昏时分翠鸟蓝色的一闪。”电影的背景是二战中的西西里小城,整个小城都在为墨索里尼对英法宣战而欢呼,这种场面总是可以让你悲观地发现法西斯的群众基础有多么强大。但是,少年里纳特却不为这种气氛所感染,他的心目睹拉丁语教师玛莱娜的美而光芒万丈,他开始想要长大,开始混迹于成年男人中听他们谈论玛莱娜,开始在海边写无数永远埋葬在大海中的情书。他每天的生活以偷窥玛莱娜为中心,他的性的幻想和自慰也由此开始。托纳托雷在这部影片中保留了少年时代的闹剧式的纯真,用熟练的镜头语言表达忧郁愁怅的少年成长心路。画面的交接中,会心的微笑、少年眼中成熟女性的无语的凄美、富于音乐性的镜头特写,融合而成这段西西里美丽的传说。影片既让人觉得温馨,又让人觉得残酷,温馨到想微笑地流泪的程度,残酷到骇人听闻的地步。骇人之处,是影片最后让玛莱娜活了下来,极富写实意味,比那些让女主人公慷慨就死的浪漫主义影片多了深刻沉痛的意味。托纳托雷让美丽在生活中化为庸常,而消逝了的美作为一种震撼,永远活在人的心灵之中。

《莫扎特传》我原以为,所有的天才都会发疯,莫扎特会是例外。因为他的音乐是那样的平和、舒缓、优美,难怪所有有一对会审美的耳朵的人都会倾心。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梵高式的疯狂、贝多芬式的愤怒,然而,每个人都懂得欣赏优美。那么,创造出优美的人,他的本身也必然是优美的,一如他的音乐,欢快地在乐谱上跳跃。而这部影片的拍法却与我预想完全相悖,它没有从莫扎特自身的成长来讲这个故事,它透过了另一个音乐家萨列里之口,讲述了那个在庸才与世人的眼里浪荡挥霍的可怜虫,那个小丑般的男人,那个可怜纯真无辜的孩子,那个历史上唯一能称得上音乐天才的人——莫扎特。影片中的所有的音乐全部取自于莫扎特,《小夜曲》的轻盈、《安魂曲》的哀婉宿命、《费加罗的婚礼》的华美,很多场景选用了莫扎特的歌剧片段,那些欢快乐明丽的音乐与加诸于莫扎特身上的种种厄运如影相随,音乐不断往前推,节奏越来越快,色调也慢慢变得黑暗。最终那曲《安魂曲》,为他在这样的浮华尘世里忍受诸多不堪的苦划上了不甚完美的句号。影片上映以后,获得了巨大成功,几乎创造了奥斯卡的奇迹,囊括当年八项大奖。而有些神经质、带着华美嗓音、衣着鲜亮、举动乖张、内心纯净的莫扎特银幕形象也将永留影史。

《第七封印》影片获195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61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外国影片奖。伯格曼成名作。影片深入探讨了宗教、信仰、生命和死亡。很多场景让人不寒而栗,尤其是骑士与死神下棋对峙的片断。影片透过十四世纪战争结束之后理想主义的骑士布洛克在蔓延瘟疫的欧洲大陆上的漂泊生涯,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不同的表现方式。同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疑问,同时又通过演员约瑟夫一家的生活来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伯格曼从死亡入手来看待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伯格曼的死神是某一个侧面的上帝。上帝在伯格曼的视点看来,是审判和死亡的那个上帝。也许,伯格曼潜意识里根本就感到自己是不可能见到荣耀、喜乐、和平的上帝的。他站在骑士及其朋友的中间,而又坚信最后会有得救的人,即马戏演员夫妇及其孩子,他们生活在新耶路撒冷的纯洁、稳固的天国里,目睹骑士一行跳着死亡之舞,走向永恒黑暗之地。

点滴记忆(十三)

逃课
2005-11-30

早晨起的晚,推说要去学校上课,其实,也只是懒在床上,等待这暖暖的阳光罢了。
昨天和同学一起吃饭,谈起最近课业很紧张,老师经常在课上点名,也真难为这些老师了,想想对付像我这样的学生也只有这样老套的办法了。同学问我,“开学到现在有几门课的老师你是不是还都没有见过?”我说,“怎么可能?怎么也见过一面啊。”同学说,“你有时间还是来上上课吧,有两门课的老师已经惦记上你了。”
其实,很多老师的课我都是听过的,可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我甚至想着还不如去旁听文学院或者音乐学院的课,毕竟那些课还会吸引我到学校去。可想归想,现实是自己的专业就快要考试了,有时间还是要去学校看看书的,免得真的被那些无聊的老师给亮了红灯。

欢欢
2005-11-28

欢欢最近特别有意思,那样活泼可爱的一个女孩子,竟然也多愁善感了。中午的时候,她在MSN上问我有没有看过《挪威的森林》,我说看过。然后,她就说,“昨天看到初美死去的那段,自己也莫名其妙的悲伤起来。”我笑了笑没有作答。不一会儿,她说,“算了,和你这个小官僚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我笑了笑问,“如果是你,你喜欢直子还是初美?”她说,“我可不可以喜欢绿子啊?”语气可爱极了,让我想起《围城》里董斜川和方鸿渐的一段对话。董斜川在江船上与方鸿渐谈诗:“……我常说唐以后的大诗人可以把地理名词来包括,叫‘陵谷山原’,三陵:杜少陵、王广陵——知道这个人吗?——梅宛陵;二谷:李昌谷、黄山谷;四山:李义山、王半山、陈后山、元遗山;可是只有一原:陈散原。”鸿渐懦怯地问道:“不能添个‘坡’吗?”欢欢的语气就像这时候的方鸿渐。
我说,“绿子比较接近现实,直子和初美都比较理想化,太理想的人总是很难融入现实生活中去,所以,村上安排她们死去。”欢欢肯定不同意我的话。于是,我们转移话题,我说,“我昨天看了孟京辉的《等待戈多》,89年在中戏礼堂里上演的。看完以后,特怀念我们在大学校园里的那段日子。”欢欢惊讶地说,“真不容易,那样的工作环境你还保持着文学青年的作风,你是不是快要精神分裂了?”我说,“和你看《挪威的森林》有什么区别?”

4:55
2005-11-25

凌晨去火车站接人,广播通知列车晚点。站台上接站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很容易注意到她,微卷的长发,素白的脸色,米色的毛衣搭配红色的风衣,紧身的牛仔裤,穿的单薄了些。很熟悉的衣着,只是她看我的目光,却是那么的陌生。
大学时候,我是经常看到珊子等待我的表情的。因为往返回家都是坐火车,每次都是她哭着送我,笑着接我。唯一一次我去接她,还是因为她弄错了时间。所以,渐渐的我都有了一种习惯,被她等待的习惯。
一天三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越发感觉到自己的困倦。我调整了一个舒适的姿势,倚靠在站台的栏杆上,看着别人不时地向着火车驶来的方向张望,满是期待的表情,好羡慕他们。

秋逝
2005-11-19

秋天不知觉的过去了,与秋天作别,也不过是风起叶落的瞬间罢了。
夜渐渐有了冬的寒冷,街道上只有空乘的TAXI疾驰而过,偶尔见行人也是步履匆忙。我点燃了一支烟,想来抵抗寂寞的突然来袭,也让自己感觉温暖一些,可终归还是徒劳。寂寞就像风拂过夜的水面,这一岸方才浪尽,那一边又已经水起。
路过肯德基店,买了杯热饮,落座的旁边,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形容憔悴,可能是实在抵不住寒冷而进来取暖。可是,没一会儿他还是被保安请了出去。虽然,他们还客气地问他,“先生,你要点餐吗?”他们的虚伪和他的悲凉,衬托着夜色更加浓郁深沉。
出去的时候,我新买了杯热饮给他,他不住地点头,也不知是因为感激还是因为颤悸。
风越来越大了,我竖起了衣领,想起那件白色的针织围巾,它还该在箱底吧?

文案
2005-11-14

出我的住处不远,有一间咖啡馆,CITE COFFEE,来自法国左岸,昨天第一次去,不是为了喝咖啡,而是为了吃饭。
咖啡馆里的色调很暗,我选了一层唯一的临窗位置,透过浅色棉白的镂空纱帘,可以看到窗外的霓虹。WAITRESS极力地向我推荐她们的黑椒牛扒,我却只点了自己爱吃的米饭套餐,还有蔬菜粥和碳烧咖啡。
餐厅里人不是很多,隔壁邻座的两个女孩子喋喋不休地淡论着该怎么减肥。我翻了一本杂志,饭菜才上来,做的都很一般,比一般的中餐厅都差些。咖啡还好,甘苦浓烈,香气满溢。
随手印花的餐巾上写着这样的文案,“我不在家,就在西堤岛,我不在西堤岛,就在去西堤岛的路上。”和雕刻时光、星巴克的文案如出一辙,词穷的很。虽是如此说,可真让自己想文案的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文案,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出来罢了。

点滴记忆(十二)

韩国料理
2005-11-12

饿了一天,郝老师还在MSN上不停地吹嘘他做的蛋炒饭如何如何好吃,我都能听到自己肚子不争气地叫起来。实在抵不住这样的难受,便想着去吃韩国料理。
世纪的汉城馆,有一年多没有去了。那会儿因为我们的事,小姨还特地在那儿请我吃饭,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天我在电话里说,“我现在真的没有吃饭的心情。”小姨当时还满以为我们只是吵闹来着,没想后果那么严重,其实,我自己又何曾想到呢。也许,这还是和我们俩的倔犟脾气有关。
汉城馆的装修越发显得陈旧,服务员不适时宜穿着的韩式纱裙也有些泛白。可是,那里的韩国烧烤却是一流的。可能是晚了些,亦或是因为周末,餐厅里的人不是很多。我一个人,便只点了大酱汤、人参酱肘子和米饭,虽是简单了些,吃了却很舒服,身体也渐渐地暖和起来。

放肆颓唐
2005-11-12

昨晚在裕园海天吃饭,那儿算是石家庄最顶级的中餐厅了,装修的极尽奢华,虽说那儿汇聚了川鲁粤湘沪等名菜系,但是真正点菜的时候要找到自己喜欢的菜品还真不容易。服务生都很生疏,有几个甚至可以用笨拙来形容,与环境极不和谐。席间别处的同事问起珊子的情况,我不知该如何回答,只是说了句,“还好。”然后借酒扯开了话题。
酒后,陪他们去唱歌,我只顾一径地喝酒,迷醉得浑然忘我,同事唱的兴起的时候,我还睡着了。醒了被他们笑话,我也懒得搭理,转身去洗手间,吐了个干净。

宽幕韩影
2005-11-11

韩国友好周已过去三天,因为知道的晚,直到昨天才从外资处要到电影周的套票。晚上早早的吃了饭就赶去影城,到那儿离电影的上映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便在影院旁的日豪水都洗了澡。九点左右从浴室出来,问了售票员才知道,我竟然没有注意套票上的上映地点,想看的电影是在另一处影院上映,幸好时间还来得及,便匆忙赶去。
电影周的选片很有意思,全部是浪漫的爱情剧,而近些年韩国一些有争议的获奖影片以及一些高票房的商业影片,压根就没有。七部影片只有《S日记》没有看过,其余六部全都看过,而且有两部看了还不止一遍。
影院同时上映了两部电影,我选了在A厅播放的《触不到的恋人》,这是我非常喜欢的韩国电影之一,除了两位出色的主角,我还非常非常喜欢里面的那只叫“可乐”的小狗,好像是约克夏梗,可爱极了,看到它我就想起我们家的旺财和Babe,好想念它们。
这部电影的上座率算是比较高的,大多是一些哈韩的学生和结伴的情侣,我选了个偏僻的角落,安静地看了电影的前半部分。因为知道影片的结尾过于悲伤,所以,早早的出了影院,免得自己不争气地落泪,招人笑话。

寂寞作祟
2005-11-10

昨晚和同事去唱歌,听见一个美丽的女人歌唱,就像月光在黑夜的枝头荡漾,原来,有些声音也可以闪闪发光的。
通常在一场豪饮之后,我们都习惯去KTV。他们是因为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是因为寂寞。聆听一个妩媚流光的温暖声音,对我来说,是多么好的一种享受。那时候,一切无限延伸和蔓延的疼痛,都会透过她们的声音,不经意忘却。

42℃
2005-11-7

上周末终于在广安大街上找着了花火42℃,也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好,很小的门脸,碟片也不是很多。老板看上去很拽的样子,和DVD论坛上几位版主的语气如出一辙,本想耐心的寻找几部片子,没想她这样不冷不热,也就罢了。临走的时候在一旁的货架上竟然发现了D9精装版《春逝》,虽卖的贵了些,但能够买到我已经非常欣喜了。回家迫不及待的就打开了看,画质果然不同凡响,许秦豪浅淡无痕的静默,细腻精美的构图,静美哀惋。于是,我一遍又一遍的翻看每个不曾留意的细节,直至深夜。
月光照射下的深秋夜晚,空气里弥散着异常的寒冷,我清醒在这样的夜里,冰凉的感觉让身体颤栗。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如此敏感地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又总是如此敏感地感受着寒冷的温度。洗了热水澡,喝了热咖啡,穿上厚厚的毛衣,躲在被褥里,可是我还是感到寒冷,手脚冰凉的无法缓解。终于还是感冒了,鼻塞、喷嚏、头疼,连呼吸都困难,翻遍了家里竟然连感冒药都没有,只好埋头在被窝里呼呼大睡。
原以为第二天就会好,没想越发严重,懒在床上看了《霸王别姬》,迷糊着睡到下午,晚上出去办了几件事,回家还是把买药的事忘了,只好大杯大杯的灌水,一夜难受。

光影记忆(三)

2005-12-03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或许是因为Alfonso Cuaron对好莱坞影片大放厥词,以至于他未能被确定为第四部《哈利·波特》电影的导演,而换成了以拍摄浪漫喜剧片著称的Mike Newell,这多少已经表明了这一部《哈利·波特》将会把感情发展放到比较重要的位置。影片的上映证实了这一点。文艺片的元素在这部影片中得以发挥,Newell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他把这三个主角的青春期问题很好地解决了。而这部影片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伏地魔复活,拍的并不尽如人意。Ralph Fiennes精湛的演技,也表现不出那种疯狂的邪恶。或许让Cuaron来处理这段情节会比较好些。这部影片我是在影院观看的,首映场人很多,除了罗恩一贯的搞笑,哈利喷饭的一幕,也堪称经典。早前在音像店预定了前三集的6碟宽屏和全屏套装,不知道这部DVD什么时候正式发行。

《现代启示录》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名作《黑暗的心》。借用了小说的题材,逆流而上寻找一个被神化的叛徒,隐秘而又让人疯狂。科波拉将影片的场景由原小说中的非洲移到了越南,时间改至了越战期间,主人公也由一位青年船员改为一位美军上尉。整部作品具有一种诗意的戏剧风格,夸张而华美,带有强烈的表演色彩。这种战争题材与戏剧手法的叠加使影片具有了一种强烈的讽刺意味和荒诞感。无论是Colonel Kilgore的那句"I love the smell of napalm in the morning."还是Captain Willard的那句"There&aposs no fucking CO here."无不表现出战争的疯狂与迷失。"Horror! Horror!"也许这就是科波拉想要告诉我们的,恐惧,它来自人类自身的恶及疯狂。影片在开头和结尾都用了The Doors的那首The End. Jim Morrison绝望而颓废的吟唱着"This is the end, Beautiful friend! "

《愤怒的公牛》被誉为“1980年代最佳影片”,名列“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传记片”之首。影片根据美国重量级拳王杰克·拉·莫塔的真实故事改编。马丁·西科塞斯执导,罗伯特·德尼罗主演。如果让我用两个字来评价这部影片,我想说“伟大”,因为这部影片的主演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演员。为了完成这部巨作,他开始了正规的拳击训练并参加了三场拳击赛,赢得了其中两场。为了演绎人性,他和杰克共同生活,时刻体味他的举止和性格上的细枝末节。为了还原真实发福的杰克,他在短短的四个月内增重60磅,为自己的血压和心脏留下了终生隐患,他就是罗伯特·德尼罗。他那种对人物臻入化境的演绎,那段名为“杰克·拉·莫塔的一夜”的读白,必将名垂影史。

《黄金时代》Samuel Goldwyn是MGM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好莱坞资格最老、最成功的独立制片人。他和威廉·惠勒合作拍摄的影片当中,《黄金时代》无疑是最成功的一部。影片讲述二战结束以后,三名复员军人回国重新寻找生活意义的故事。故事围绕着三人在家庭、爱情、职业方面的遭遇展开,Homer主要是和未婚妻Wilma的婚姻,Al回到银行,主要是适应新情况下的工作。Fred比较复杂,既要重新认识只共同生活过二十天的妻子,又有与Peggy的感情纠纷,求职过程也困难重重。影片中三条线索穿插进行,流畅自然,足见惠勒的导演才能。影片在纽约首映以后,好评如潮,获得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八项大奖。Goldwyn在此之前曾有七部影片提名都未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黄金时代》终于让他如愿以偿。

《呼啸山庄》威廉·惠勒1939年作品,黑白片,主演是英国杰出的莎剧名星劳伦斯·奥立佛。影片改编自艾米莉·勃朗特的同名小说,获得了1939年第12届奥斯卡最佳摄影(黑白片)奖。对于这个故事,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还是引首艾米莉·勃朗特的诗吧,那样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个孤独的灵魂。“你冷吗,在地下,盖着厚厚的积雪,远离人世,在寒冷阴郁的墓里?当你终于被隔绝一切的时间隔绝,唯一的爱人啊,我岂能忘了爱你?如今我已孤单,但难道我的思念,不再徘徊在北方的海岸和山岗,并歇息在遍地蕨叶和丛丛石南,把你高尚的心永远覆盖的地方?你在地下已冷,而十五个寒冬,已从棕色的山岗上融成了阳春;经过这么多年头的变迁和哀痛,那长相忆的灵魂已够得上忠贞!”

《四千金的情人》也译作《美好年代》,西班牙大导演Fernando Trueba作品,Trueba擅长执导喜剧色彩的多角恋爱故事,他的另外一部作品Two Much,同样也是讲述一个幸运男人的故事。这部电影的色调很明朗,看起来轻松愉快。整部电影就象一幅风格浓郁的西班牙风情画,有西班牙乡村的美丽风景,有华美轻快的音乐,更主要的,还有四位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女郎,这四位姑娘是由西班牙最漂亮的四名影星扮演,其中最著名的是Penélope Cruz Sánchez。该片在1993年第66届奥斯卡奖评选中战胜《霸王别姬》获得最佳外语片奖,这点让很多中国影迷非常不爽,因为这部影片的艺术成就相比《霸王别姬》压根就不在一个层次上,而事后几个奥斯卡评委竟然给出这样的解释:“这部影片(《霸王别姬》)已经拿到太多奖了,不需要我们这个奖项了。”真是荒谬。

《壮志凌云》实在难以想像如果Tony Scott把此片拍摄成一部反映美军黑暗现实的电影会是什么样子。幸好他还是放弃了那样的念头,于是,我们看到了这部战机翱翔蓝天、英雄壮志凌云的摇滚电影。Tony Scott不愧是怕广告片出身,他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海军飞行员生活训练表现得有如一部时髦的偶像剧,影片运用了大量的流行乐,配合大气的主题旋律,在电影画面中反复穿插使用,使得电影呈现出一种MTV式的视听风格。凭借此片获益最多的恐怕并不是现在红极一时的好莱坞明星汤姆·克鲁斯,而是美国海军。自该片在美国热映后,大批美国青年在这部电影的感召下报名参军,于是,这部电影也被戏称为“美国海军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征兵广告宣传片”。

《碧海蓝天》吕克·贝松比较狡猾,看他的电影是要有选择的。这位声言一生只拍十部电影的法国导演,而今已拍了八部,第九部儿童奇幻题材的3D动画影片《亚瑟》也已经开拍,剩下的也只有一部了。说他狡猾,一点也不冤枉他。在他的第八部电影《圣女贞德》拍完之后,这个曾经令很多年轻人顶礼膜拜的天才导演渐行渐远,在21世纪开头的几年里完成了从导演向制作人和出品人的转型,他监制和编剧的一系列作品,使他真正成为一个从纯艺术过渡到纯商业的电影导演。《碧海蓝天》是吕克·贝松1988年拍摄的个人第三部作品,他曾公开宣称这是他导演生涯中最好的一部电影。影片也确如他所言,拍摄的极其感人,如梦似幻。艾瑞克·塞拉的音乐就像大海的镜子,投射出海洋的深邃与瑰丽。聆听他的音乐,就像在永恒与瞬间中奔跑,又仿佛潜行在神秘幽深的海底世界,繁华和喧闹都和你无关。

《霸王别姬》“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李碧华小说开篇就是:“***无情,戏子无义。”而她要讲述的却是一个***情长、戏子义深的故事。如果不是当年徐枫力邀陈凯歌执导此片,如果不是当年李碧华和哥哥的深厚交情,如果不是当年尊龙提出过于苛刻的条件,恐怕这部旷世佳作是很难诞生的。影片中的人物与我们同样在万丈红尘中奔走,却是完全无关的世界,可那些软弱与妥协、背叛与舍弃、迷恋与彷徨,又离我们有多远呢?我一直不知道该以怎样的语言去描述这部电影,哥哥的风华绝代,异常华美的扮相、如梦如幻的唱腔、亦雌亦雄的风采至今看来仍是惊为天人,也许,他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他的那双眉眼我们也只能在繁华旧梦中能追寻到罢了。

《荆柯刺秦王》拍摄这部影片陈凯歌耗费巨资,动用了当时中国最豪华的明星阵容,结果却拍了一部至今看来仍然异常艰涩的电影。说实话,看这部电影很累,片中的每个角色的表演都是那么夸张和矫饰。陈凯歌充满个人解释、哲理思辨的表现手法,像极了黑泽明,只是,这部作品远没有达到《乱》所具有的艺术价值,陈凯歌对影片的全面驾控能力明显偏弱。陈红最近总喜欢给陈凯歌戴高帽,说陈凯歌在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背负了太重的历史感、使命感,悲天悯人。可是,那样悖于历史、流于形式的电影,再怎么看也是让人接受不了,反而这种虚伪的深沉,做出来的高品位,比肤浅更容易让人厌倦。

《活着》张艺谋1994年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拍摄了这部电影。相对原著来说,他抹去了小说中无所不在的恐慌,保留的只是宿命的无力,他减少了逝去的人数与死亡的方式与背景,这样做可能是为了保留一丝明朗的亮色,让人们可以看到希望,也可能是考虑到电影的审批问题。然而,即便如此,这部影片至今在国内也没有得以公映。影片讲述了20世纪40至70年代中国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中一个家庭的生活经历,张艺谋在形式的探索之后,他的镜头语言也回归到属于生活本身的平实。影片中,他用荒诞和黑色的幽默,摒弃了沉重和压抑,以豁达与真实来面对历史的回顾与人生的平常。这是一部考问历史、考问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良知的影片,也不愧是一部绝世佳作。张艺谋至今仍然没有一部作品能够超越《活着》,也许永远也不可能有了。《活着》参展戛纳电影节获得评委会大奖,葛优登峰造极的表演为他捧回了影帝宝座。

《外出》许秦豪还是那个许秦豪,在他看来,爱情没有永恒,爱情注定是要消失的,你最好是一边回忆一边淡忘。同前两部作品一样,《外出》显然还是在琢磨爱情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走的,婚姻以及婚后的不忠只是一个假设,但是这个假设无疑复杂、俗套了,与导演思考的厚度无关。整部电影保持了许秦豪一贯的唯美风格,唯美的主角,唯美的画面,唯美的音乐。与前两部作品不同的结局,意蕴绵长,真实暧昧。这是我期待已久的一部作品,从9月初韩国上映开始,我就到处寻找它的DVD版本。直到11月中下旬我才买到了《外出》的拍摄写真碟,然后用BT在网上下载了原声的枪版。我本想等到去影院看后,再看原声版本的。可是,问了几天都说还没有上映的计划,终于还是忍不住看了枪版,效果可想而知。影片上映后,我也去看了。片中唯一的一场床戏被剪辑了,配音也是糟糕透顶。没几天,辽艺又迫不及待地推出了《外出》的DVD版本,我最终也没有买,我怕会带来更多的失望。

《情迷报话机》这部电影是金正权处女作,却显示出导演高超的叙事技巧。影片讲述了在1979年时空的一个清纯女孩,开始了一场美丽甜蜜的单恋,却偶然通过一部神奇的报话机,从在2000年时空的男孩那里得知,她的美丽爱情已经注定是无果而终。金正权没有像大多数韩国影片一样用死亡来强化爱情的悲剧色彩,而是用一部神奇的报话机为载体,加以巧妙精致的情节编排,向观众展示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凄婉爱情。金荷娜是整部电影的灵魂人物,清秀纯净的面容加上不俗的演技,面对东熙的忐忑与心动、得知未来之后的悲恸与不解、再次看见善美时的愤怒与失望,以及21年后面对殷杰的平静豁达与身心的些许疲惫,种种过程的情绪金荷娜都拿捏得十分贴切。我想我会永远记住那个跑上去伸手遮住东熙的脸以决定告别的女孩。

《甜蜜人生》汉城的忠武路在韩国的电影界有着极高的地位,因为那里是韩国电影的摇篮,就好比美国的好莱坞。好莱坞有很多“天才+鬼才+怪才”的人物,比如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忠武路也有这样的人物,比如金知云。金知云不愧是绝对残酷美学的坚实拥护者,在这部最新作品中,几乎三分之二的镜头都是暴力血腥的。金知云运用客观的镜头,表现这个世界的冷酷,让华美的世界血流成河。李秉宪饰演的善宇在开场不过几分钟的时间里,迅速的从天堂坠入地狱,善宇为了得到一个答案,展开了一场惨酷的复仇。这一切就像片头和片尾都出现的那首美得令人心痛的大提琴协奏曲,当我们还沉醉在其中时却突然收音。人生是否也是这样,不知道甜蜜的生活何时会嘎然而止。

《棕榈丛林》棕榈枝除了象征胜利之外,还象征执着的等待。这是一部关于诺言和等待的电影,故事很感人,让人想起John Galsworthy的那部小说The Apple Tree。只是小说中艾舍斯特最终抛弃了梅根,遗失了生活中最美好的“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而影片中,仁书虽然因为和妍始终不能接受他而离她而去,可是,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还是找回了自己遗失的“棕榈树丛、那欢笑和那爱情”。韩国影视作品近些年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借鉴名著,他们的导演和编剧研究了很多优秀的文学和影视作品,然后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在整体或细节上加以变化,产生不同的反响。片中金有美一人分饰两角,女儿和妍和母亲贞顺,穿梭在过去和现在、传统与现代的角色之间,表演可圈可点。赵银淑的祖母扮相让人大跌眼境,表演略显勉强。

《美人》吕钧东自称看过1000部情色电影,从这部作品也很显然地能看出他的志向。影片改编自他的小说《身体》,这位汉城大学学哲学出身的电影导演,终于完成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拍一部“文艺情色片”。事实上,他成功了,影片拍的非常唯美,唯美的故事,唯美的画面,唯美的性爱,连电影的海报都制作的相当精美。然而,就像其他韩国情色电影一样,导演叙事的手法毫无新意,甚至有很明显的抄袭痕迹,情节上完全可以比较大岛渚的《感观世界》。整部作品的结构也略显松散,情节过于随意。看完这部电影,对导演刻意雕琢的四个做爱场面倒是留有印象,安银美野猫式的挑逗动作,让人情不自禁。

《2009迷失记忆》单从电影的角度讲,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科幻动作巨片。影片采用现在西方流行的“虚构历史”的体裁,从1909年朝鲜义士安重根刺杀日本第一任朝鲜总督伊藤博文切入,在电影中,安重根的刺杀行动失败,伊藤博文躲过一劫。之后日本联合美国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整个东亚。到2009年,朝鲜已经牢固地成为日本帝国的一部分。但是朝鲜的反抗运动并未停止……这部电影的制作相当出色,反映的思想却不得不让中国人警醒。南北朝鲜统一直是朝鲜人的梦想,但是从这部影片来看,朝鲜人对统一之后的发展有相当的野心,影片甚至把中国的东北看成是朝鲜的固有领土,韩国人的狂妄自大可见一斑。然而,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天下一统”也永远只是韩国人的梦想罢了。韩国新锐导演李志铭凭借此片获得第39届大钟奖最佳导演新人奖,不得不让人惊叹韩国电影新生力量的迅速崛起。两位主演张东健和仲村亨,连场的对手戏,魅力四射。影片中的配角都很出色,今村昌平竟然在影片中客串了一个角色,扮演西乡妻子的日本演员虽然出场不多,但她温柔贤淑的气质非常迷人。

《杀破狼》七杀、破军、贪狼三颗星,他的变化既能创造也能毁灭属于你的美好世界。当三星在命宫的三方四正会照时,“杀、破、狼”格局就此形成,暗喻影片中三人构成的一场凶险棋局。影片前半部分的文戏叙事相当出彩,细节丰富、流畅铺陈,着实让人惊喜。后半部分倚重武戏,动作场面流畅自然,和文戏铺垫一气呵成,堪称近年港产动作片最巅峰。叶伟信超凡运用港式风格的情节和复杂的镜头语言,甄子丹极其真实的武打设计精彩绝伦,刚猛非常。特别是最后一场大对决,更使本片成为当下中国功夫电影的集大成之作。北美影评人称这是“香港动作电影黄金岁月的精彩回归”,叶伟信说,“这只是香港电影应有的水准。”

点滴记忆(十一)

树树皆秋色
2005-10-27

昨晚喝了少些酒,回家胃就隐隐作痛,吃了药,躺在床上看书,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半夜醒来,可能是落枕的缘故,半天直不起脖子来,放了毯子,垫高了枕头,一觉睡到天明。
这个秋天的天气出奇的好,入秋到现在一场风沙都没有,每每有风过,也是干净清爽。每天,树上稀疏的枯黄都会随风肆意招摇,迫不及待地簌簌落下,一地秋色。

倦倚西风
2005-10-16

醒来已是午后,秋天柔和的阳光,暖暖地洒在脸上。赤脚走到阳台,懒散地倚靠在窗台边沿。
街道两旁的树上,还有些微黄的叶悬在枝上,似是而坠。偶尔也有一两片叶子,悠然地随风飘落在阳台的窗棂上,好像随心摇摆的往事,偶尔也会不经意地翩缱而至。

月色撩人
2005-10-15

这几天胃持续的疼痛,吃了药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愈发的没有食欲,一整天就喝了点粥。至深夜了,居然被饿醒了,有气无力地穿上衣服,泡了碗方便面,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吃完胃忍不住地难受,不一会儿就吐了干净。
不得已吃了药,坐在床上,裹上被子,无聊地看着一帘入屋的月色。半圆月以水晶般的光芒朗照着,给所有物体镶上银色线条,勾勒得曲折有致。偶尔夜风拂过,粉白相间的格子床单会微微扬起一角,摇曳生姿。

出行随记(三)

深圳五日
2005-10-10

早晨快八点到机场,候机厅异常喧闹,大多是我们这个航班的乘客,或是省团的代表,或是市团的代表。因为工作上经常联系,大家都很熟悉,一阵寒暄后,谈笑风生。
登机的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托运行李,等我走到我最后一排的座位上,早已没了放置行李的地方。只好交给乘务员,随她安置。
飞机准时起飞,中途经停温州,大约下午两点抵达深圳宝安机场,一个小时后到达入住酒店。晚上宴请的时候,我问及一例虫草海马汤的功效,同事的回答很有趣,“因为海马总是直立着。”会意后,狂汗不已。

2005-10-11

上午取消了预定的行程,一个人去罗湖的商业区闲逛。罗湖区的西武门牌并不显耀,因为去的早了些,百货店还没有正式营业,便在一楼的几个品牌店随意地看了看。出西武不远,步行大概五分钟就到了国贸。国贸没有想像中那么好,在我看来,相比一般的百货店都远远不如。国贸对面的金光华像是新营业的,里面品牌都很不错,特别是男装,很前沿时尚,只是价位略高了些。
刚到深圳机场的时候,在接站大厅曾见到一家星巴克,当时因为匆忙没有进去,心想在市区肯定也该有一家的,没想在金光华就遇到了,可能因为是早上,店里人很少,waitress长的很讨人喜欢,不厌其烦地向我介绍各种咖啡的味道,我便选了款周年纪念咖啡。随身携带的杯子有很多款,设计都非常精美,waitress一再推荐印有罗湖口岸标志的纪念款,便也买了。然后,坐在户外的椅子上,悠闲地翻看一册电影杂志。
大概快中午的时候,同事打来电话,说下午会上有事,急忙赶回去,没想却是为了喝酒。同事对我新买的电脑包非常感兴趣,吵着让我带着再去买。于是,喝完酒,又去了国贸。晚上,石药说宴请,虽然我强烈不满,最终地点还是定在国贸顶层的旋转餐厅。晚上人很多,我只自顾吃饭,对他们的很多话题一概不参与,只是在谈及餐后的娱乐时,提了回去睡觉的建议,当然,遭到一致反对。

2005-10-12

下午三点的授牌仪式和生物产业发展论坛,安检非常严格,我们提前一个多小时入场,然后排练授牌仪式。排练的过程很有趣,有当领导的,有当接牌的,我们拿着相机拍了很多假的授牌照片,一个个都笑的异常灿烂。
三点总理入场,掌声一片,我们一人一个相机本想拍个够本。谁知保安真对记者拳打脚踢开了,我们一看这架势,老老实实的坐在台下拍几张也就算了。
会场的冷气开的很足,可能是照顾领导穿着西装的缘故,可苦了我们衣着单薄的,没等论坛开始,我就逃了出去。
展区很热闹,配套的服务也非常好。走累了,到处都有休息的咖啡茶座,星巴克、麦当劳都支起了临时的卖点。电子展区的人最多,商家想尽办法吸引参观者,当然最有效的还是弄一大堆美女搁那站着,比什么都强。只要有美女的地方,男同胞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聚集,一个个睁着色眯眯的眼睛紧盯着看,要不就拿着相机拍个不停,谁知道他们拍哪里了。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2005-10-13

按照我自己的行程安排,今天应该去深圳的几处景点转转,然后去“中英街”买点东西。结果因为会展上的事情,哪儿也没去成。晚上神威宴请,地点选在五月花王朝,起先我还抱怨酒店距离我们住的地方远了些,等到了那儿,才发现这帮家伙着实有眼光。酒店的环境非常好,只是装修太过于奢华反而落了俗气,当然这绝对影响不到我的食客本性。
我向来不怎么喜欢喝花雕,过于柔和,不浓烈。没想这家的花雕温的极好,便开怀畅饮起来。最终也是没醉,酒后我还去书城逛了逛。出书城两站地,就到了中信城市广场,西武、吉之岛都开了分店在那里。
餐饮区人很多,在星巴克的旁边竟然有哈根达斯,一个人点了个大杯慢慢地享受。想起“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的文案,不禁有些伤感,要是珊子也一起来,该有多好。

2005-10-14

贪吃的结果,就是肚子疼,吃什么药都不管用。年纪稍长的同事昨天还感叹年轻好啊,想吃什么吃什么,今儿个一个个都幸灾乐祸的看着我坏笑。
因为工作上的事,订了下午的飞机回石家庄,本来定好的港澳行程只得取消,郁闷之极。回程的飞机上遇着一老头,看着特眼熟,总觉着在哪里见过。后来才想起应该是保定会馆最近极力推崇的“世界御厨”杨贯一。果然,下了飞机一色冀F宝马接他去了保定会馆裕华店。
当然,我们没有跟着去,而是选了离家很近的中华店,店内老头的照片四处悬挂,看的我一阵反胃,可能是想起鲍小姐的缘故,毕竟鲍鱼之肆还是臭的。

光影记忆(二)

2005-09-21

最近因为看《大长今》的缘故,翻出李英爱的几部电影作品来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许秦豪导演的《春逝》,整部作品弥漫着淡淡的伤感情绪,画面和音乐唯美的无懈可击。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经历爱情风雨洗礼之后的尚优,独自一人戴上耳机,站在迎风摇曳的麦浪中,和煦温暖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闭上眼,嘴角带着微微的笑意,仿佛大自然的风抚平了他内心的创伤,他用内心在倾听,在捕捉,在记录那像春天一样稍纵即逝的爱情。爱情已逝,而关于爱情的种种甜蜜与忧伤却如耳中的风声,久久回荡,成为了那个春日最美好回忆。
许秦豪以散文诗一般优美的镜头、平淡细腻的情感叙述,客观冷静地将现代人情感关系中似有似无、矛盾游离的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李英爱 2001年作品 春逝
春逝

在记忆枯萎之前把爱风干
他待她是真的,她知道。
可正是为着清楚的知道,她步步后退,转身逃掉。春天记录的流风碧水已经被季节闲置,那个只知道拼命去爱的大闷蛋,终于在老人的怀中失声恸哭。
静观的长镜头,含蓄清淡的叙事风格,《春逝》的出现,是许秦豪继《八月照相馆》后的又一记黯然销魂掌。
依然不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布局,风清云淡中,电影只是在问,爱情的声音是否能够捕捉?
他是个录音师,为采集声音来往穿行;而她是地方电台的DJ,无数次在夜晚的电波中将声音播散。节目的关系让他们结伴踏入自然之界,捕捉风声穿越竹海的踪迹,静听细雪飘落的扑簌安详。天籁之音余韵不消,爱来的悄无声息却柔情似水。他拥住她。李尚优爱上了韩恩素。
然而,他以为会是地久天长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不曾懂得她。
落雨的夜,她惦念着他,其实更多是源于寂寞和脆弱吧。他却把这当做了爱的召唤,飞蛾般冲向火焰的最烈处。
被称作“氧气美女”的李英爱,凭借一则“AMOND”化妆品广告迅速成名,又因电影《礼物》《共同警备区》等片中充满知性韵致的表演备受观众宠爱。李英爱有着清秀澹然的面孔和落寞沉静的气质,她的韩恩素,没有交代过去,只有无意间自书中掉落的一祯婚纱照,隐隐暗示创痛的来处。这伤口,让她再不肯为爱情允诺。
不记得是在谁的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男人是个好东西,冬暖夏凉。现在用到韩恩素身上也许不算为过。我不敢确定她一定是爱他的,她也许只是需要一个可意的男人,凄清雨夜里的一个温暖怀抱,在不能独自抵挡的空荡时刻紧紧拥住她。她待他想必也是有情的,所以当另外的男子出现时,她才会在醉酒微醺中抓住他的衣衫失声哭泣。这样的情不自禁和矛盾彷徨,让人终究恨她不得。然而她能给的也只有这么多了。不一定是要刻意在感情中游移不定,或许她仅仅是抗拒再度身陷其中,爱情或者婚姻,在她眼中,已与井绳无二。
这让我看到了《东邪西毒》里孤独的欧阳峰,他曾说,从小我就懂得保护自己,我知道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拒绝别人。
而她选择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却是在记忆枯萎之前把爱风干。
我们不会知道像韩恩素这样的女子将来会是怎样的。也许孤独地终老一生,也许会有别的男人让她们重新相信爱情和婚姻,也许依旧否定着爱情,却为害怕孤独而再次走进两个人的生活。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就象没有人能将爱情的声音一一捕捉。
许秦豪并没打算把故事的肌理追溯到韩恩素的往事,他只是给出了那段往事的结果,以及这结果迟迟不能愈合的疤痕和它的杀伤力。充满典型韩影风格的诗情画意中,纯净的色调愈发映衬得被丢失的爱情无辜,伶仃。
当TAXI好友劝这个为爱憔悴的男人一醉解千愁时,他平静地拒绝。因为,我喝醉的时候就会以为她还在等我。
镜头平缓依旧,他的笑容刹时叫人心痛如锥。
上一次他们碰面,李尚优已经醉得东倒西歪,可是他执意要去远方的另一个城市,因为她在等他。他不能自拔地想念她,渴望见到她,去碰触心爱的女人那肌理透明的精致面孔。空旷的大路在幽深的夜色中伸展,徘徊在灯下的她投入他的怀中,被淹没一样忘乎所以的拥抱。那刻的私心,多盼望电影可以就此顺延下去,给一点快乐,给一点执手偕老。但是影碟外壳上的简介早已经清清楚楚摆出了下一步的方向,而我不过只是被感动了,然后害怕面对他的伤心。
电影里的李尚优来自一个仿佛有着刻骨铭心传统的家庭:用失忆抗拒被丈夫背叛的奶奶,念念不忘他对她的好,自始至终都在惦记着到车站去接回家的丈夫;不能割舍亡妻的父亲独自一人生活着,没有谁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却是从一段尚优和恩素关于腌制泡菜的谈话,我们约略可以猜度到一点父亲悠长的思念。
这些情节的设置,不由得让人想起许秦豪拍摄《春逝》的念头由来:为父亲庆祝六十大寿时,有人唱了一首四十年代韩国甚为流行的歌——《Bomnalyun Ganda》。歌曲与亲情的体验让他萌生“这首歌的內容很适合拍一出爱情电影”的想法,于是写了《春逝》的剧本。
正是在亲人的怀抱和伤疤中,那个曾孩子样哭泣的大男人学会了勇敢面对心碎的记忆。影片不露声色,便将家庭核心的伦理观念巧妙缝合进叙事进程中。
与此同时,韩恩素的记忆却没有如偿所愿的枯萎颓败。无意间划破了手指的那个瞬间,不自觉中的止血动作竟是他曾教给她的方法。她一愣,才察觉又一年的春天开始了。然而去年春天的确是结束了,漫天花雨中,他使劲忍住回应她召唤的渴望,背景中她单薄的身影终于遥远模糊,久久地离去。
她不知道,回到家中,他还是翻出那卷曾记录下河边她浅吟哼唱的带子,独自聆听。是怀念,抑或告别?
结尾在一片金黄色的麦浪跌荡中,他重新戴上耳机,自在地笑,流光消逝里收获爱在风声响起的春天。
似乎听到《小王子》中那只等爱的狐狸在说:
“你看!你看到那边的麦田没有?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用也没有。我对麦田无动于衷。而这,真使人扫兴。但是,你有着金黄色的头发。那么,一旦你驯服了我,这就会十分美妙。麦子,是金黄色的,它就会使我想起你。而且,我甚至会喜欢那风吹麦浪的声音…”
即使不能完整,爱情也从来不曾让我们空手而归。我们收割着美好的记忆,譬如,麦浪起伏的颜色。
譬如,春天逝去的声音。

点滴记忆(十)

开学典礼
2005-09-03

和朋友打麻将熬了通宵,早晨6点多散场。因为8点半有全校新生的开学典礼,在路边吃了早餐,就蓬头诟面往学校赶。研究生宿舍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好,四个人一个房间,独立的简陋卫生间,进去就是男生宿舍特有的脚臭味。负责我们班的同学是山东日照人,比我大几岁,老师眼里典型的好学生,和他简单聊了几句,就走了出去。
因为困的厉害,找了个树荫底下,歪头就睡着了。大概快入场的时候被同学推醒,迷糊着排在队列里往操场走。没想到那儿典礼已经开始了进不了场,老师坚持没有记错时间,切,难道还是学校通知错了时间?
无奈之下,老师只得宣布解散。回家的路上,在车里又睡着了。在世纪路口被司机叫醒,想起前些天同事说要买Maxtor的外置硬盘,便下车去太和电子。在入口的数码店里,被苹果的一款MP3吸引了,价钱也合适。只是颜色素了些,要是色彩鲜艳些肯定也就买了。
回家倒头便睡,直到下午被朋友的电话叫醒。才想起晚上约了导师吃饭,慌忙订了地方,起身洗澡。期间郝老师打来电话,想起了昨晚吃饭拉在酒店的文件袋,便让他帮取了。
张院长说话深沉,新学院派的代表人物。喝酒比不得我们,倒也豪爽。因为人少,说了些客套话,早早地就结束了。
晚上在朋友的办公室见到新任的班主任,微胖,三十出头,话还算投机。本想一并再叫去喝酒。朋友推说还有别的事,也就罢了。把老师送回家,回去躺在沙发上看着书便睡了。

一场秋雨一场凉
2005-09-02

入秋已有段时间了,一直没有季节明显更迭的迹象。昨夜的一场大雨让这个城市的秋意变得浓烈起来。

新生报到
2005-09-01

请了一天的假,早晨起来就悠闲了许多,磨蹭到学校已经快10点。
研究生的报名相当简单,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划勾就算完事了。西区晨光路两边的梧桐很茂盛,阳光只能透过点点缝隙闪身进来。等领饭卡的间隙,在路边坐了会儿,看着学生的热闹,心情也好了许多。

零点乐话
2005-08-31

深夜回家,街灯黯淡柔和,街道上还没有落叶成片飘零的痕迹。初秋的风带着些许寒意,肆意地拂过耳际。
喝了整杯浓浓的红茶,微醉的酒意渐渐地清醒。终于我还是耐不住夜的寂寞,打开97.4,进去小屋,听到久违的伍洲桐低沉伤感的声音,那种难得的温暖气息,随着一首首乐话恣意地流淌着。

出行随记(二)

秦皇岛五日

2005-08-14

早晨上高速已经快九点,闷热的天气,使人呼吸都不舒畅。中午十二点到廊坊,在贵宾楼简单吃完饭后,取道京沈高速,一径开往北戴河。
因为下高速以后,秦皇岛市的安排失误,我们为了找入住的海军疗养院,几乎兜遍了整个海滩路。当然,这点不愉快,很快就被见到大海的兴奋所淹没。海疗的住宿条件很一般,比我想像的要差一些。房间的地板上还很潮湿,卫生间连最起码的洗浴用品都没有,这样的接待条件实在出乎我的意料。还没来得及仔细听秦皇岛市的会务安排,我就让他们打开每个预定房间的窗户,把空调开至抽湿,更换床单被褥,准备新的洗漱用品。
晚上,燕大宴请,都说吃海鲜喝白酒,也许不无道理。只是对于过度疲劳的我来说,还不如喝红酒来的好。回去的路上,带着酒意,吹着海风,我就睡了。

2005-08-15

早晨空气湿热而阴沉,异乎寻常的凝滞,整个北戴河像个巨大的蒸笼。
我比约定的时间起的晚,不过还是赶上吃早餐,这是我一段时间以来第一次这么正式地吃早餐,好像在我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早餐的概念。吃完早餐就开始讨论会务接待的每个细节。下午代表们陆续到达,晚上宴请,照例喝酒不少。

2005-08-16

会议准时召开,听了会儿我就走出会场,一个人去海边。彼得·梅尔在《普罗旺斯的一年》中曾提及这样的一则谜语,“什么东西能在三小时内,由死老鼠的颜色变成死龙虾的颜色?”“答案就是度假的英国人。”法国人向来喜欢调侃英国人,其实,欧洲人大多都是那样的吧?因为我在海边见到的俄国人大多也是如此。
会议开到中午一点多才散,下午的会议日程就自然取消。午餐的时候,下起了阵雨,不一会儿就结束了连续几日的闷热天气。我甚至惬意地想着,这会儿该去海边钓鱼。
当然,鱼没有钓成,我们还是按照预定行程去了欢乐海洋公园。其实,也没什么可玩的。我倒是对海边的一排汽车旅馆很感兴趣,问了价钱也不是很贵,很适合一群朋友一起游玩居住。想想每天开门就在沙滩的感觉,真的很棒。
公园里有海豚和海豹的表演,虽然有趣,但相比北京海洋馆差的实在太远。而且,看不一会儿雨也越下越大,冒雨观看还怕着了感冒。可是,孩子们还是照样很高兴,照样傻傻地把沾满鱼腥味的小手往自己的身上抹去。
晚餐在公园里吃自助,就像钟跃民说的,哪里还管什么斯文,抢,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吃完我就早早地去剧场占座,听说晚上看俄罗斯风情表演的人特多,不占座根本看不着。可是,我坐着半天也没见几个人来,过了好久,导游才跑来告诉我,因为下雨已经取消了晚上的表演。这些个俄罗斯人啊,一点敬业精神都没有。下次一定吸取教训,绝对不能预付门票。
回海疗,让院里打开文体馆,安排大家唱歌、打羽毛球、乒乓球、台球,我就跟跑场似的,这里玩玩,那里玩玩,结果累的散架。

2005-08-17

凌晨在雨点的敲打声中醒来,起身打开窗,听着海风呼啸而过的声音,感觉那会儿连时光的流动,都是轻缓慵懒的。上午去参观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真是开眼了。3米多长的丝瓜,100多斤的南瓜,都是第一次见。园内的娱乐设施很简单,我却很喜欢。比如秋千,坐在上面荡开去,远比激流勇进之类的游戏来的有趣。下午去海底世界,我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逛玩,太差了。想看美人鱼表演要等一个小时,想看企鹅它就是躲在木屋里不出来,想看北极熊它来回那么晃悠着,一刻也不消停。出来后在海边发现个卖俄罗斯商品的小摊,东西很少,无非就是望远镜、酒壶、烟夹之类的东西,我其实是非常想买个望远镜的,最终因为价钱不合适,还是罢了。晚上,秦皇岛市在海天一色宴请。酒店距离秦皇求仙入海处不远,大家先去求仙处看了看,也就是座秦皇面朝大海的石像,无甚可看。倒是上去求仙殿,我闹了笑话。同行的人都进去听导游的讲解,我忙着取景拍照,累了就坐在大殿的门槛上,工作人员转身过来和我说,“你怎么坐门槛上啊?这是一道坎,别人都是跨过去,你却一屁股坐在上面。”我吓的立马跳起来,飞也似的离开。身后一阵暴笑。海天一色的海景房听说是要提前几天预约的,那里的菜价贵的离谱,吃饭的人还是络绎不绝。我们在最边的一间,听说也是最好的,透过落地的玻璃窗,就能看到无边的大海、细软的沙滩、闲逸的游人。宴请开始,大家都忙着敬酒。等到大螃蟹上桌,一个个的哪里还管喝酒啊。吃,我一口气就吃了俩。其实,我是非常想让服务生把没有吃完的螃蟹打包带走的,只是碍于那么多人,实在不好意思拿,死要面子活受罪不是。晚上,和同事打麻将,逛了几次花园,可能是总惦记着那些没有吃完的螃蟹吧。

2005-08-18

雨气洗尽长天,海风拂面,格外清冷,有人甚至穿上了秋天的外套。上午去老龙头、山海关,走马观花似的看完。中午在山海关最好的一家酒店宴请,酒没喝多少,大虾吃了不少。下午自由活动,并送行各省市的与会代表。晚上打麻将,又逛花园。

2005-08-19

上午送走了河南和广东两省的与会代表,并结清了会议的各项费用。中午驱车天马湖,在距离湖边不远的一处酒家吃熬鱼大餐,虽然相比家乡的炖鱼和红烧鱼要难吃许多,但在北方已实属难得。饭后至天马湖,景色虽好,却没了观赏的兴致。
回到北戴河已经有些晚了,本想去海边走走就好,经不住同事的劝,还是穿上泳衣进了大海。海水微凉,却很舒服。夕阳斜照的海面,泛着粼粼的波光。
晚餐吃的很清淡,饭后去碧螺塔酒吧公园。公园里人很多,海滩有蹦的的地方,我本就不怎么喜欢。塔旁有临海的烤吧,还有唱KTV的地方,东北人唱歌和鬼哭狼嚎实在没有什么区别。园中的歌舞晚会因为有泰国人妖的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我也不能免俗,混在人群中,傻傻地看表演。人妖最后一个出场,着实惊艳,而在她唱完那首《我的心里没有他》,全场的人都惊呆了,我实在不敢相信“她”本是男儿身。
回到海疗,本想收拾行礼准备明天返程,MSN上妹妹推荐看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不看也就罢了,看了会儿两人就开始边看边吵。我当然是非常欣赏张靓颖的,那歌声犹若天籁,她清唱的那首《Hero》,让我感动的直至流泪。妹妹却很欣赏李宇春,坚持张靓颖出局,结果当然不如她所愿。我说:“我晚上看人妖唱的《我的心里没有他》相比李宇春好听多了。”气的她甩给我两句话就下了。
不过,有一点我们还是持相同观点的,我说:“看李湘说话,我真想踹她几脚。”妹妹立马表示赞同。事实上,我们也就做梦能踹她几脚罢了。

2005-08-20

早晨在同事的敲门声中醒来,窗外天气照样晴朗。傻站在阳台,确定没有踹几脚李湘的记忆,便去冲澡。
去餐厅的路上,要穿过一片丛林,清凉的微风,满眼的浓绿,和着穿过街道飘来的海的声音、海的味道,让人不舍离去。
本想八点准时返程,却因为车莫名熄火又耽搁到九点。中午在涿州吃了自助,下午四点回石,发现石家庄的天气也是这么好的,总算没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回家收拾行李直至深夜,听了一碟CD,沉沉睡去。

点滴记忆(九)

雨后初晴
2005-07-24

醒来的时候已是午后两点,窗外雨后初晴,凉爽的清风吹起纱帘,伴随着树叶轻柔的沙沙响声。
手机的彩光一直在闪烁,两个未接电话,一个短信。未接电话是同事打来的,说要加班。短信是一个论坛好友发来的,最后一句她说,“你是那种文雅中带点不拘气质的人,忧郁伤感不适合你,你应该快乐些。”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只按下三个字,“我会的。”
整理好房间,洗澡,吃饭,听音乐,然后上班。
楼下门前的路上还有浅浅的积水,垫着脚尖缓缓走过,悄无声息。阳光穿过树叶缝隙,洒落一地斑驳。这样的情景,让我想起了泰戈尔的一句诗,“在细叶的颤栗中,我看见空气隐身的舞蹈。在它们闪烁的微光里我看见天空秘密的心跳。”城市的天空,只有在雨后才会让人有这样的联想。
路上,南京的表妹打来电话,因为她喜欢的一个男孩子是同性恋而苦恼不已,我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简单安慰了几句,就挂了电话。努力让自己恢复先前的心情,却怎么也办不到。

秦歌的寂寞
2005-07-19

昨天看到古龙的一段话,感觉自己就像秦歌。只是,我肯定不会像他那么出众,会把红丝巾系在脖子上。

秦歌道:“你若经历过很多事,忽然发觉所有的事都已成了过去;你若得到过很多东西,忽然发觉那也全是一场空;到了夜深人静时,只剩下你一个人……”
他语声更轻更慢,慢慢地接着道:“到了那时,你才会懂得什么叫寂寞。”
田思思眨了眨眼,道:“你懂得?”
秦歌好像没有听到她在说什么,又痴痴地怔了半天,才接着道:“那时你也许什么都没有想,只是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怔,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找不到着落,有时甚至会想大叫,想发疯……”
田思思道:“那时你就该去想些有趣的事。”
秦歌道:“人类最大的痛苦,也许就是永远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你若拼命想去回忆过去那些有趣的事,但想到的却偏偏总是那些辛酸和痛苦,那时你心里就会觉得好像有根针在刺着。”
田思思笑道:“真像有根针在刺着?那只不过是文人们的形容而已……”
秦歌又喝了杯酒,道:“以前我也不信一个人的心真会痛,也以为那只不过是文人们的形容过甚,但后来我才知道,就算是最懂得修辞用字的文人,也无法形容出你那时的感觉。”
他笑得更凄凉,接着道:“你若有过那种感觉,才会懂得那些人为什么要三更半夜的,一个人跑到这破摊子上来喝酒了。”
田思思沉默了半晌,道:“就算他怕寂寞,也不必一个人到这里来呀。”
秦歌道:“不必?”
田思思道:“他为什么不去找朋友?”
秦歌道:“不错,你痛苦的时候,可以去找朋友陪你;陪你十天,陪你半个月,但你总不能要朋友陪你一辈子。”
田思思道:“为什么?”
秦歌道:“因为你的朋友们一定也有他自己的问题要解决,有他自己的家人要安慰,绝不能永远地陪着你。”他又笑了笑,道:“何况你也不会真的愿意要你的朋友永远来分担你的痛苦。”
田思思道:“你至少可以花钱雇些人来陪你。”
秦歌道:“那种人绝不是你的朋友,你若真正寂寞,也绝不是那种人可以解除的。”

只恐夜深花睡去
2005-07-06

已经过了午夜,电台里传来熟悉的浪漫情歌,熟悉的吕游的声音。听着歌,听着别人的故事,她们的多情在这个孤独的深夜感动着我。她们的爱情让我想起了学士的那首《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一样的怜花,一样的不舍,一样的动人。学士词出于李商隐的《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红烛赏残花。”两句,在我看来,意境更胜之。
我知道自己在深夜想念一个人都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所以,我想尽办法让自己在深夜早点睡去。可是,有时候实在无能为力,就像今晚。听着哥哥的声音,心痛的不能自抑。

将思念遗忘
2005-06-27

早晨清新的空气透着丝丝凉意,让我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这是秋天。
这样的清晨,我总是醒的很早,可能是因了少有的宁静,以及特有的雨后的味道。街道上偶尔才有车过,空气中还能轻微地感受到土壤的清香。忽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曾经,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走,不过是在去年的夜里。在夜里,为了摆脱困惑,摆脱思念。如今呢,快一年了,再这样走着,是想记起什么还是想遗忘什么呢?
走到街口,城市的喧嚣开始上演,车流和人群拥挤不堪,思绪也变得混乱。突然想起大师的一句话,冲破了黎明的天空,精灵还会被沥青埋葬。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表达自己的矛盾情绪。

Kiss the Rain
2005-06-13

清晨竟然下起了雨,走在上班的路上,雨滴零散的打在身上,一种透心的清凉。这是南方特有的天气,到夏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下雨,阵雨过后,一片清新。
城市里的雨总是下的不够透彻,到办公室没一会儿雨就停了,点点阳光也无法穿透迷雾的缠绕,整个城市显得那样的沉闷。 这两天每天睡眠在15个小时以上,总算弥补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缺觉。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只看了两本书,听了一碟CD,去了一趟超市和干洗店。这让我想起了《追忆似水年华》,那天和妹妹说我看完了这本书,妹妹用一种特讶异的语气说,“你竟然看完了,这家伙差点没把自己上厕所的事都写上,这破书你竟然看完了。”我苦笑说,“我看完了,也许我现在和他一样无聊吧。”其实,无聊的还有村上春树,这两天看完了两册《村上朝日堂》,芝麻大的小事他也写,而且寥寥几语,全无文法。
妹妹说,“你还是好好看看红楼吧,这么大人了,一遍红楼也没看完,丢不丢人啊。”想想也是,看红楼已不下八遍,没一次看完前八十回的,这次下定决心,我准备花一个月时间,一定看完前八十回。

出行随记(一)

保定三日

在我的印象中保定一直是一个衰败破落、冷清苍凉的城市,少了它应有的古典大气和都市繁华。
2001年起,我在这个城市断断续续地待了一年,说是挂职扶贫,真正在企业待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期间有几件趣事倒是值得一提。一是刚来那会儿,扶贫点的几个人一起喝酒,把一同事灌倒,到半夜这哥们自己坐在床边,边讲笑话边自个儿傻乐。二是住处负责清洁的阿姨,总是对我特别照顾,后来,我才知道她想把她女儿介绍给我,搞的珊子还特地跑到保定表明自己的身份。三是去县里处理集团子公司的劳资纠纷,被职工围困砸了车窗玻璃。最后一件事使本来就不甚美好的保定印象变得更糟。当然,我还听说保定的“狗腿子”很出名,都形成了一种文化,虽不曾领教,但恐所言不虚。

2005-07-13

因为京石高速大修,下高速比预定时间要晚,于是取道清苑,直奔高新区。保定的交通确实方便了许多,不多时,便到达入住的商务酒店,酒店大概是按五星的标准建的,设施和环境比我想像的要好的多。虽然房间的整体装修风格我不是很喜欢,但是40多平米的宽敞空间让人心情舒畅,而且卫浴和枕头我也非常喜欢。
本想仔细了解一下酒店的配套服务,紧张的会务工作接踵而来,会议代表报道前的准备工作最是繁琐。我只好利用午饭后的休息时间大概转了转。A座一层有保龄球馆、游泳馆、健身房、网球场,B座九层有KTV、娱乐室,看来晚上不愁没有消遣的地方了。
各市在晚饭前都已到达,大家难得相聚,自是高兴。虽然第二天要开会,大家还是喝了不少酒。忙完会务上的事已是深夜了。沧州张姐邀请去喝咖啡,实在推托不过去,一行三人便去财富中心一层的上岛咖啡。本想点些甜品和果汁,经不住Waiter的劝,点了比利时自助咖啡,现场煮制的过程第一次见,感觉就像中学时做化学试验一样。可能是觉出味好,我竟然喝了4杯,结果可想而知,凌晨3点还精神的睡不了。躺在床上听铃木重子的《轻闭双眼》,渐渐睡去。

2005-07-14

早7点半被叫醒,离开会还有一个半小时。看着诱人的自助早餐我却没有时间好好享受,真是无奈。
会议准时召开,我听了一会儿就走出会场,会议开始后我就乐得悠闲了。刚想去游泳池泡会儿,赵处跑来特神秘地问我,晚上要不要单独安排活动,我说你还是省省吧,把领导安排好就成。
因为房间有宽带,和妹妹聊了会儿,妹妹非要看我在保定的照片,我让我们司机拍了传给她,她笑说我开始回归了。头发凌乱、衣着休闲,不像工作这么些年的人了,还像个学生,只是感觉有点沧桑,我苦笑没有说话。
下午的会议也一切正常,四点多时候赵处说,为了感谢我给他的Zippo火机(金色Jim Beam款),他决定带我去打一场羽毛球。球场在保定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条件很不错。只是开打没一会儿我就挥汗如雨,体力不支,只得告退。
到宾馆已经6点多,晚上的宴请已经开始,洗了脸就去餐厅,还没吃什么,就开始喝酒。近200人啊,场面够壮观的,大家敬来敬去,如何受得了,估计要喝多不少。果然,没进行到一半呢,就倒了一片。我让钢琴师弹了首舒伯特的《小夜曲》,听完我就走出餐厅和同事们去唱歌。唱到深夜,大家发现无趣。便开了房间打麻将,一直玩到凌晨4点。困的实在顶不住,跑回房间就睡。

2005-07-15

因为凌晨的一场大雨,整个城市焕然一新。早餐后坐在一楼的茶座,悠然地喝了一杯香浓的Cappuccino。
上午的座谈很随意,也不用刻意地安排什么。本想去市里的几个景点转转,室外炎热的天气让我望而却步。保定市区除了直隶总督署,大慈阁和古莲花池都应该去看看的。总督署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可见内涵之丰富。大慈阁也称“市阁凌霄”,昔人诗有“燕市珠楼树梢看,只图金阁碧云端”之句,雄伟壮观可见一斑。早闻古莲花池荷花满塘,碑刻丰藏,可惜自己一直也没有去过。我正盘算着开完会的周末除了预定的行程之外,可以捎带浏览这几处景点。没想会议还没结束,石家庄就打来电话让会后速回,真是无奈。

光影记忆(一)

水果意象
2005-06-27

最近看了两本电影随笔,都很有意思。一本是卫西谛主编的《后窗看电影》,一本是王樽的《与电影一起私奔》。两本书都提到水果与电影之间的微妙关系,细细看来确实有趣。刊载在《后窗看电影》上的一篇叫《我爱你,香蕉你个芭乐》,节选几段:

“一个龌龊的想法——我认为荔枝、红毛丹也是儿童不宜的水果,表皮的粗糙狂野与内里的肤如凝脂形成强烈的反差,品尝的经验中混杂着一丝肉欲的诱惑,吃起来脸红,略有一些负罪感。”
“《摽有梅》里说的是一个怀春女孩子的心事: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用白话译文来填小柯给《贫嘴张大民》写的片尾曲《日子》十分妥帖:树上的杨梅落啦,还剩下不到七成;爱我的人儿你呀,改天来娶我回家。后面两段的内容照《诗经》的惯例,用比兴来表现情绪的递进:杨梅只剩三成,今天就是好时辰;杨梅要掉光了,你他妈倒是说句话呀!急了,可爱得很。”
“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一个天生的无厘头,朴素的民间音韵学者和重度强迫狂患者。他偷吃蟠桃后就开始了叛逃,受到葡萄的点化就选择了悟道。但《大话西游》的这个段落出现了真正的硬伤,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串,提子!而且还是加洲品种,卡百利2号!”


《与电影一起私奔》语气明显严肃了许多,不过开篇的几篇文章还是挺有意思。

草莓意象:草莓的意象有种成长的感伤,像少女的初潮、初吻,甚至像初夜,有种疼痛的快感和期待;草莓的青春犹如人的花季,热烈而短暂,其味道甜中带酸,像爱情。
青桔:在我的感觉中,桔子是一种颇具蕴意的意象,尤其是青色的桔子……一个人在摆放着青桔的桌前,或站或坐,那青桔就会给这个人的神态增加一些特别的韵味,青桔是一种背景,它比成熟的桔子显得更为含蓄、内敛,忧伤而复杂。
红了樱桃:好“色”的古代墨客骚人,曾将樱桃和芭蕉的色彩比照而写,将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留下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佳句。务实的广东人则直抒胸臆,有戏剧名叫《红了樱桃碎了心》。
榴莲的气味:《榴莲飘飘》是陈果继“香港三部曲”后执导的“妓女三部曲”的第一部,榴莲自然是贯穿整部电影的重要象征……三个月匆匆过去,阿燕就要离开香港,最后一天她接了38个客人。影片不动声色地表现阿燕心与身的极度疲惫:她躺着,像死鱼一样把双脚支在墙上。看到这里,我感觉到那榴莲的气味正悄悄涌入,迅速弥漫开来。

我不知道这些文章之间有没有或多或少的参考,但是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只是作者说话的口气变了而已。

Monday, September 04, 2006

点滴记忆(八)

清凉夏日
2005-06-08

清晨早早醒来,恣意清凉,一片宁静。我喜欢这样的夏日早晨,有点舍不得它的离去。靠在窗边,任微风拂面。院内一树梧桐,风吹摇摆,摇落一树欢畅。

风起的时候
2005-06-05

昨晚喝太多酒,回家已是深夜。洗澡后反而没了睡意,躺在床上看朱少麟的一部小说,本以为是休闲的言情小说,看到一半发现太富于哲理,随手搁一边,睡觉。
清晨在一片吵闹声中醒来,许是街道上发生了什么事故。起来发现真是个糟糕的天气,阴沉灰暗。天气不好的时候,我总想用音乐来调节,于是,在半迷糊状态听完了The Look Of Love,Diana Krall优美的歌声并没有给我带来好心情,事实正相反,心情更加郁闷,许是和越来越暗的天色有关。
中午和妹妹在MSN聊了会儿,话题是户外运动和自由生活。妹妹大学时候是学校的最佳辩手,书看的太多,因为捉摸不定她的性格,和她说话有点累。
风起的时候,已是午后两点,伴着清凉的微风和蔡琴的《淡水小镇》原声碟,我渐渐忘却烦恼,心也趋于平静,重拾未曾忘却的点点记忆。

北京往事
2005-05-23

早晨5点起床,不一会儿,阳光就耀眼斜照。匆忙洗澡就赶去火车站,上了火车才发现忘了带会议文件,我竟然也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真是糟糕。列车驰过市区,就看到一片麦田,劳作的农民让我想起了麦田守望者。我曾想自己也做个麦田守望者,守望着属于我的那片天空,守望着我的那方麦田。现在想来,真是幼稚。车厢里冷气开的过分,倒也清凉舒适,这个星期一的早晨,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伴着诺拉·琼斯的声音,一路散记。

2005-05-26

因为忍受不了北京的堵车,改乘地铁出行。地铁到达与离开,人群涌入与涌出,就像爱情,相遇和离别。 在复兴门换乘环线,就听到广播传来熟悉的声音,“列车运行前方是阜城门,有在阜城门下车的乘客,请您提前做好准备。”阜城门,那里有我太多的回忆,欢乐、悲伤、无奈,一切都还来不及捡起。地铁停靠车站的刹那,我几欲迈出脚步,犹豫间,涌入的人群挡住了我的去路。列车开出,渐行渐远。黑暗的映衬下,我看见车门玻璃里的人微笑着抬头,许是怕落下什么。
安定门地铁没有西南出口,西北出口有一家飘香的烧烤店。我要了一份我们很爱吃的香辣鸡胗,一路吃着,走回宾馆。中午在宾馆对面的湘菜酒店吃饭,味道还好,但不纯正,融入了很多地道的北京风味。匆匆喝了点酒,直奔昆仑饭店。

教我如何不想她
2005-05-22

“有些记忆被烧成灰烬,有些记忆被藏在心底,纯真的年代如流水,划过青色的回忆。” 又快是凤凰花开的时候了。
周末等人的间隙,在大学校园里闲逛,通往操场的路上摆满了卖东西的小摊,都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女同学大多卖过时的衣服、廉价的化妆品、港台歌手的磁带。男同学大多卖考研的书籍、皱折的课本、打口的CD。大多女同学的目的是为了赚点书钱,大多男同学的目的是为了赚点酒钱。可能是出于同情,我在一位男同学的摊位上淘了两本书,一本是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第一版《王文公文集》,扉页上标明是北京经济学院图书馆藏书。一本是中华书局1958年8月第一版《刘半农诗选》,也是图书馆藏书。随手翻开诗选,就看到这首《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蜜般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仔细读完,泪水噙满双眼。

最难将息
2005-05-17

难得的一场大雨一直下至清晨,窗外空气格外清新。街道上到处是被风吹落抑或是被雨打落的花瓣和树叶,雨将整个城市的建筑洗刷干净,露出斑驳的颜色。
昨晚冒雨去买了几部DVD,都很值得欣赏。回家挑了部皮尔斯·布鲁斯南1989年的作品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10年后再看这部影片,魅力仍然不减。
许是昨晚着凉,起床的时候浑身乏力,低烧头疼。去医院打针、吃药。然后上班。草草处理完昨天积压的几件事,静下来听听音乐。

点滴记忆(七)

雾失楼台
2005-05-16

糟糕的天气总是让我有懒散的借口。手边一堆文件懒的处理。
窗外的清晨,浓雾迷漫,一片阴霾,空气里流淌着寂寞与躁动的气息。有雾的天气,容易让人心情变的很压抑。加上昨晚看了金基德的几部作品,更加抑郁。 预报说有大雨,雨过,应该是清新的夏天了吧。

生日快乐
2005-05-13

初夏的夜,竟是如此的清凉。我却莫名地烦躁起来。索性起身,靠在窗边,喝着浓浓的乌龙茶。任凭泪水恣意滑落。回忆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我想选择遗忘。而遗忘,就是日复一日地消磨时间。这又谈何容易呢,寂寞和孤独总是不期而至。
电台传来这首《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周治平的歌声就像李寻欢的寂寞一样,让我无所适从。
这会儿,已经是13日的凌晨了,祝你生日快乐!真的很抱歉,不能给你买你最喜欢的CHEESE蛋糕和粉红玫瑰。自己一定要记得吃长寿面。一定要记得许个最美好的愿望。

夏意渐浓
2005-04-25

昨晚大醉,清晨醒来,胃剧痛难忍,简单洗澡后就在街道上走了会儿。清晨的阳光,温柔而舒适。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叶也已是一片浓绿,夏意渐浓。
无意想起了温庭筠的一首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只是北方,什么时候会有一场雨呢?

误人子弟
2005-04-23

昨天结束了研究生的复试,感觉身心疲惫。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要上一个研究生,或许是一种逃避的方式吧,因为对我来说,学校总是很单纯的地方,单纯的让我以为我又回到了白衣飘飘的年代。当然,昨天中午的一场大醉,换来的是我对学校老师的失望,总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却不想发生在自己朋友的身上。所以,我总想这辈子我是当不了老师了,天天醉生梦死的,误人子弟不是。

旺财和Babe
2005-04-15

我都记不清财财和Babe几岁了,大概快3岁了吧。
今天开系统会,席间有人谈起自家养的松狮闹腾的让人受不了。我突然想起宝贝们,不知道它们怎么样了。有没有定时吃饭?有没有定时遛弯?有没有生病?有没有想爸爸?我真的好想它们。
旺财和Babe都是博美犬。旺财很漂亮,脾气像极了我,孤傲,冷漠。Babe很可爱,脾气像极了她妈妈,热情,活泼。小的时候,这俩家伙可是没少挨揍,因为吃喝拉撒都不上规矩。旺财因为屡次啃我的鞋可是被训惨了,最气的就是我刚买的Dupond皮鞋,第二天就把两后跟都啃坏了,实在是气啊。每当我故意冷着脸叫,“旺财,过来!”旺财就夹着尾巴,头也不回地就往阳台躲。这宝贝小时候压根就是一和和精。长大了,倒是乖多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好好吃饭,就爱吃鸡肝,或者是炖肉,别的就是饿死也不吃,特有原则。Babe小时候挨揍是因为太傻,傻乎乎的什么都不知道(这点一点也不像妈妈),经常在床上泡泡,那时候我恐怕是干洗店里最经常拿被子去洗的吧。这宝贝特好玩,一玩就忘点,怎么叫也不回,回来就挨训,下次出去还是忘,就是叫破嗓子也不搭理你,自顾自玩。长大了,也乖。最值得一提的是Babe和旺财有五个宝贝,我们一直把它们养大,因为实在受不了家里养7只狗,就都送人了。Babe可是没心没肺的,送走了一点也不心疼,估计还巴不得呢。
渐渐的,宝贝们都懂事了,爸妈也特别惯它们,好吃好玩,越来越胖。旺财胖的都蹿不上床了,Babe倒还好,身法还算轻盈,天天早晚都要上床闹腾。旺财爱趴在我身上,Babe就爱钻妈妈的被窝。想来都八个月不见了,也不知道怎样了,见到我还会认识我吗?

点滴记忆(六)

乍暖还寒
2005-04-14

昨晚失眠,反复听George Winston的December,希望自己能平静一些,结果却是一夜无眠。好久没有这样沉静地体味自己的生活。
今晨起风,漫天的尘土。北方这样的天气实在让我难以忍受。记得在南方,春天的风总是很柔和,打开窗,窗帘就柔柔地荡开,随风轻扬起来。这里只要开一天的窗,就要留出一天的时间来打扫。
恐怕再无这样莫名其妙的眷恋了,即使明了无法融入这儿,哪怕是晴朗的天气,感受到的也只是三月的风,乍一暖,又变寒。只是为何,我还在这里停留呢?

遇见百分百的女孩
2005-03-24

我是在花店门前和她擦肩而过的,那暖暖的小小的气块儿触到我的肌肤。柏油路面洒了水,周围荡漾着玫瑰花香。连向她打声招呼我都未能做到。她身穿白毛衣,右手拿一个尚未贴邮票的四方信封。她给谁写了封信。那般睡眼惺忪,说不定整整写了一个晚上。那四方信封里有可能装有她的全部秘密。走几步回头时,她的身影早已消失在人群中。

且听风吟
2005-03-23

北方的春天,总是和着狂风和沙尘。干燥的天气让我很不习惯,最近有点洁癖,天天早晨都要洗澡,使得皮肤愈加白的没有血色。
忙碌了一天,这会儿得以静静的坐会儿。外面的风声很大,我本不喜欢风声,因为它太萧条。可是,我总想风能够掩饰我的忧伤。这会儿,我只剩下寂寞,寂寞地聆听风的声音。

元夕
2005-02-23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又是一场雪
2005-02-18

终于过完了这个春节,感觉真的好疲倦。休息了一整天,今天上班,就赶上了一场雪,不大,却足够让穿的单薄的我感觉到凛冽的寒冷。
深夜回家,寂寞伴随着寒冷不期而至,心情一片空落。很多事似乎已经淡然忘却,可再重新去回忆时,却依然清晰。真不知道自己还要彷徨到什么时候。

点滴记忆(五)

Merry Christmas
2004-12-21

校园小卖部的橱窗上喷着“Merry Christmas”,街上大小商店门窗上也都贴着圣诞老人的图画,和那用彩笔画的大大的“圣诞快乐”,还有大门两侧那星光闪闪的圣诞树,圣诞节又来了……
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会一个人过圣诞节,所以,有点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度过。

11月23日
2004-11-23

1996年11月23日 欢乐
1997年11月23日 甜蜜
1998年11月23日 浪漫
1999年11月23日 思念
2000年11月23日 兴奋
2001年11月23日 幸福
2002年11月23日 恩爱
2003年11月23日 隔阂
2004年11月23日 悲伤
2005年11月23日 彷徨
2006年11月23日

尺纸从头彻尾空
2004-11-18

今天是外婆的忌日。
我搁下手头的书。想像从前一样试图记录下已逝外婆的点点滴滴来怀念她。可是,过了很久,纸上却还是空的。“尺纸从头彻尾空,忆人尽在不言中。”怀念到最深处,就是这样的吧。
外婆是海门人,有着海门人的勤劳和善良。外婆有六个孩子,大姨,二姨,大舅,四姨和小姨。外婆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可是我对她的记忆却很多。
我外祖父是大地主,家族很旺。外婆的娘家也是乡绅,所以,顺理外公自然地娶了外婆。可是,从我有记忆开始,外婆却一直过的很艰苦。妈妈告诉我,是因为大外公染了毒瘾,家道败落。外公一气之下带着外祖母和外婆来到我们这个海边小镇。虽然外公很努力地工作,可是,在那个年代,要养活一家人却是不易。外公经常在外地,家里的老少就全托给了外婆。妈妈说我怎么也不会了解那时候外婆有多难。可是,我想我能体会一个母亲的无怨和无私。
后来,外公调去城里工作。外婆却留恋乡下,不愿意去。妈妈就经常带我去看外婆。我特别怀念外婆给我做的炒年糕,甜甜的,脆脆的,每次我一个人都能吃一小盘子。尔后,我经常闹着妈妈说我想外婆了,其实,就是想去吃外婆做的年糕了吧。 外婆在乡下的屋子很有古意,典型的江南民居。屋前有一地菊花,外婆喜欢菊花。记得,只要有风过,就有阵阵清香的气味。屋后有一片竹林,颇为茂盛,里面很幽静,也很干净,干净得除了竹叶外,地上连草都很少。屋子右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两边是高高的芦苇和菖蒲,水里有游动的小鱼与鲜嫩的苔藓。小溪的前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和静寂的天空,那儿经常有棉絮般的云,无声地飘着。 那时,我与表哥表姐就像田里乱飞的麻雀,无忧无虑地在雨水和阳光充斥的乡间玩耍。每当黄昏来临,系着白布围裙的外婆就会立在院门口,吆喝着我们的小名,直到我们拖着浑身泥泞依依不舍地从田畈或溪滩回家。
再后来,外婆因为担心外公的身体,还是去了城里。我和妈妈就少去她那里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我在外婆那里看了我平生看的第一部外国电影Alain Delon主演的Zorro。外婆一直陪着我看,虽然我们都看不懂,就是觉得情节好笑。多年后,再看这部电影,就想起外婆爽朗的笑声,犹然在耳。
渐渐的,父辈们的生活都好了起来,外婆也悠闲了许多。可是,她却突然的病故。那天自己泪流满面。一向沉默的外公也伤心地哭了一天。我知道,他对外婆是多么的歉疚。可是,我想外婆从来就没有怪过他。
而今,慈爱的外婆,飘香的菊花,清新的竹林,婉转的小溪,都已不在了。可是,这些却带着无可磨灭的穿透力渗入我灵魂的每个角落,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我知道,有了乡村的烙印,我才得以生活在古朴纯正的感情里,不落世俗。

叶子的离开
2004-11-14

教室里有了暖气,加上透过陈旧的窗子落进来的冬日阳光,感觉很温暖。外面的风渐渐柔和,很多同学坐在楼前已近枯黄的草地上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切。
“看到这同一片阳光射到地上时,我感到地面上花影浮动,暗香吹拂左右,人随着晌午的光霭花气在变幻,那种动,柔谐婉转有如无声音乐,令人悠然轻快,不自觉地脱落伤愁。至多,在舒扬理智的客观里使我偶一回头,看看过去有年记忆步伐所留的残迹,有点儿惋惜时间;微微怪时间不能保存情绪,保存那一切情绪所曾流连的境界。”
这样的午后,应该是合于沉睡,或者倚在阳台的软椅上慵懒的看看书。可是,这样的想法现在对我来说真是太奢侈了。不过,学士尚且以“懒者常似静,静岂懒者徒”为托词,我又何尝不可享受一会儿这样的情绪呢。
去食堂的路上,落满了梧桐树叶,树上的叶子也已稀疏零落。踩着黄叶走过,想着,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催促,还是树的不挽留呢?

凤凰涅磐
2004-11-08

记得有段时间一直用一个网名:凤凰展翼,点破天蓝。引自林清玄的《少年游》。尔后,网络上很多熟悉的人都叫我凤凰。自己也一直沿用凤凰的昵称,感觉自己有凤凰般的清灵和高洁。
我曾引“白云悠悠,凤凰翩翩。”作自己的签名。也曾引“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作自己的理想。而如今,那个曾经幻想梦凤花凰的少年,却已历经世事,断了豪气,只期待凤凰涅磐般的重生。
我只希望,大鸿过处,啼声宛然在耳,纵是啼声已断,也能留下来一片感人的凄楚。

点滴记忆(四)

醉过方知酒浓
2004-10-31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我总是这样,不知道珍惜。从小到大,我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初来北方的时候,一场轻微的寒冷都能让我病好几天。认识珊子以后,她把我照顾的无微不至,我也很少再生病。可是,现在她却不在我身边。从昨天晚上一直到现在,头撕裂般的疼,刚刚发现还有点低烧,可能是昨晚着凉了。
这段时间痛苦地反省过后,渐渐的我不想再去后悔。我们不是常常有机会能遇到珍爱一生的人的,我很珍惜爱过的一切美好回忆,就是有那时的我,才有现在的我。无论怎样,不应该因为在爱中受伤,就失去爱的勇气,也不应该因为爱得痛苦,就失去承担的心。不管我有多痛苦,那都是应该承受的,也应该学会承受。

当失眠成为一种习惯
2004-10-26

一转眼又是深秋了,寒冷突然袭来,夜晚更甚。
喝着浓浓的苦咖啡,听着低调伤感的音乐,我又失眠了。我知道当失眠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我要学会打发时间。可是,我总找不到好的方式。
失眠终归是和心情有关。这些日子以来,心中积压了太多的感受,想诉诸于文字,又因为忙碌着工作和学习,而一再耽搁。过去的点点滴滴,还在不停地刺痛我的心。真想给你打个电话,只听听你的声音,我真想。可是我知道,那样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我强捺心底的欲望,告诉自己不去做。心底的痛,何必说出口呢?只是这个伤口,不碰都痛。

淡而无味
2004-10-16

下午去学校看书,带了新买的nike保温杯子,还是前些天在买外套的时候看见的,淡淡的绿色,造型也很好看。很是喜欢。
其实,我一直没有带杯子的习惯,只是现在习惯了喝咖啡,而大学里又没有。也就只好这样了。 但是,咖啡总会喝完的,所以,只好去灌些白开水。我发现自己在慢慢学会照顾自己。以前,总是买矿泉水,而且不分凉热的就喝下去。
可是,等我慢慢的习惯了喝白开水,是不是也会习惯平淡了呢?

夜色倾城
2004-10-15

乘着夜色,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了会儿。我总是习惯在夜晚抬头仰望天空,希望看到满天的繁星。可是,在城市里这是怎样的一个妄想。
街上的行人很少了,路灯微弱的光照着寂静的街道。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陷入思念。往事如流光碎影,纵有许多不舍,又能如何呢?爱了如何?不爱如何?错爱如何?又是一个无法入眠的夜。

1573
2004-10-14

晚上朋友请吃饭,非要喝白酒,而且要1573,可惜酒店没有,她就让人出去买来。结果是四个人喝了3瓶,也亏得她能喝。
虽然我对浓香型的白酒情有独衷,但是,还是不适于喝高度的,加上心情不是很好,不多时,我就有点醉意。
回家的时候,我坚持自己走,因为我怕他们瞧见我孤独时的失态。可是,终归我还是控制不了,刚进了家门,泪水就悄然滑落。

点滴记忆(三)

物是人非事事休
2004-10-13

今天去北京办事,中午12点到京,下午3点就往回返。虽是匆忙,但我还是回去大学看了看,真怀念以前在那里的日子。
每次去北京,第一惦记的就是吃了,听说最近流行吃“麻辣诱惑”,就开车去找,还真在广安门大街上找到了。本想叫大学同学出来喝酒的,结果这家伙说要上课,没有时间。真难以想像那么一个衰人怎么教学生。
回来因为怕开夜车,所以速度快了些。加上这几天过度的疲劳,在涿州差点追尾,真是越想越后怕。到家收拾房间,洗澡,看书,折腾到很晚方才睡了。

碧云天,黄叶地
2004-10-11

今天起的晚,匆忙的洗漱,就冲出屋子。
屋外有点清冷,只是因为一夜的秋风过后,天空也变的清澈,地上也落了不少黄叶。这会儿还有点微风,引起一地黄叶卷起又在不远处飘落。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可惜了,这里怎么也不会有我们水乡的碧波。 回想起家乡门口的一湾池塘,这会儿正是最美的时候。

夜凉如水
2004-10-10

刚刚和朋友吃饭回来,路过洗衣店取了衣服,因为路程近就自己走着回家。
已是寒风乍起的季节了,我穿上了新买的外套。虽不贵,可是很暖和。
走过音像店,我听到那首很喜欢的《红豆》:
……
有时候 有时候 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
真的真的忽然感觉到孤独。夜色中,茫然的走在熟悉的街上。 抬头望,看不到一点月色。

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2004-10-08

……
我用一转身离开的你 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
初中的时候就知道郑智化的这首歌,只是那时候还是少年,喜欢大概就是因为那不更事的轻狂吧。等到有一天长大了,或许自己不会再那么幼稚。可是,成长毕竟是要付出代价的,我只是没有想到代价是那么的高昂。

思念总在分手后
2004-10-07

快到凌晨了。喝一口咖啡,我又陷入思念。你现在在做什么呢?在做梦吗?会梦到我吗?
这些天,我开始害怕,我害怕你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会渐渐淡化直至消失。虽然我是那么努力的试图抹去一切有关我们的记忆。可是现在,我真的很害怕,害怕哪天醒来,我会搜索不到你的样子。我害怕自己的心这样慢慢的死去。

点滴记忆(二)

Tears
2004-10-07

一个月了,时间不长,但是我却像过了一个世纪,真想自己能够忙碌一些,然后让自己没有时间去悲伤。奈何,总是事与愿违。毕竟,遗忘过去是一件很难的事。
其实,只有经历过真正的悲伤,才能用心地去感受那一份真正的所谓快乐。这些天我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自己的为人处事方式和生活态度,存在着太多问题。不过,很多是性格所致,改变的可能性太小了。或许只有学会了习惯孤独以后,自己独立的生活下去,才不至于再伤至那些爱我和关心我的人。
昨天无意打开以前的信笺,多么单纯的文字,世事的变迁把自己和自己爱的人变的面目全非。而事实上,我们本没有改变,只是在做一些违心的事,给别人你已经改变的错觉。真是无奈。
刚刚妈妈打电话给我,我说着说着,语气哽咽着,我真想告诉她,我现在心里有多难受,可是,我怕她会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就把电话给挂了。挂了电话,我用手捂着双眼,久违的泪水,从手指到手掌,再沿着手臂往下流。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感觉自己一下子变得脆弱起来,何至于此呢。

我曾经爱过你
2004-10-06

昨天在大学碰到熟悉的一位教授,问我做什么来了,我说闲着来看看书。教授连说难得难得。
我选了四楼靠窗的一个座位,可以看到外面绿荫的草坪上,游戏看书的学生,年轻真好。诺大的教室里只有五个人,显得空荡而冷清。但是,却有学习的氛围。在咖啡馆我可以看书,却学不了习的。
这样空荡的教室让我想起我大学快毕业的那时刻。很多人都在忙着睡觉或者喝酒,我也这样,但我还是经常来到空荡的教室,当然,那时候不是学习,而是读一些无聊的名著。现在还能记得普希金的那首《我曾经爱过你》:
我曾经爱过你
爱情 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搅你
我也不想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地
毫无指望的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
又忍受着妒忌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
那样温柔的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

咖啡杯
2004-10-03

咖啡凉了,很难入口。杯子却还是温的,是因为手留下的余温吗?
这是IKEA的一款经典口杯,当时只花了2块钱。后来觉得好的时候,再想去买,却没有了。
爱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天凉好个秋
2004-10-02

因为前天的一场雨和昨天的狂风,今天城市的天空是那样的湛蓝清澈。
洒满阳光的秋日午后,渐渐有丝丝暖意,淡淡地洒在我的脸上,纵然有哀愁,纵然有悲伤,也都可以忘却。
这会儿,夜已经深了。夜色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些忧伤的情调。
北方的秋天使我的皮肤也干燥起来,抹护手霜的时候,突然感觉手心有些空落,有一些我不曾珍惜可又很珍贵的东西,像细沙一样穿过我的手指流失。 是什么?是我消逝的爱情,无奈的陌路结局吗?是吗?
近一个月来,我在这个城市一个显赫却无人知晓的角落里孤寂地舔着那个至今还痛彻心扉的伤口。
现在想来,现代城市中的爱情,真的脆弱得像水中花儿,轻微的风都能让它涟漪四起。彼此总是互相埋怨没有珍惜感情,没有爱护彼此,却从未仔细思考过,自己究竟为爱,为爱的责任与信诺付出过什么?
我现在开始害怕忘记,因为我突然发现,连自己承诺过的誓言都已不记得了。难道我要老了吗?难道我真的像Yeats说的是在“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吗?
神啊,请赐予我平静的心吧,接受那不可改变的现实;请赐予我勇气吧,改变那可以改变的现实;并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够分辨这两者的差异。
这样的心情听小野丽莎真不是明智之选,听什么能让自己更平静呢?

片片枫叶情
2004-10-01

今天风大。
清晨,我踩着一地秋叶,彷徨在这条熟悉又陌生的街道。看看表,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半小时,就随意走走。真是寂静,好像只有风过的声音。冷风吹散了我本就凌乱的头发,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的颓废。
朋友给我电话的时候,我正看着路边礼品店里的一串风铃发呆。有时候人太投入的想一些事情的时候,总会做出一些自己都觉得可笑的事情。因为要出去游玩,我带上了大学时买的一块Swatch运动手表。可是,等我到约定的地点的时候,朋友们已经等了我快一刻钟了。我忙着道歉,都怪手表早就停了,而自己却没有发现。 仙台山的红叶一点也不逊于香山,满坡红枫,染尽层林。
记得大学的时候组织编辑部的同学去香山看红叶,为了少买几块钱的门票,我们从入门的山坡爬上去,只顾着躲避,少了观赏的兴致。直到现在,唯一留有印象的就是那顿午餐,是我和她一起准备的。大学后面有条新疆街,我们无意发现有一处炒鸡块的小摊,很是美味。后来,经常去买来吃,虽然现在可能觉得一般了些。但是,那时候两个人骑着自行车一起去买吃的,不知道有多高兴。
那次去香山没有她,她先前去过,给我带回了好些红叶,时间久了,都不知道放哪里了。

点滴记忆(一)

一场秋雨一场凉
2004-09-30

清晨下起了小雨,带来的凉意也很是袭人。
今天我打了一把精致的新伞,新添了件衣服,所以并没有感到怎么冷。 远处,路的尽头就是环绕着城市的山了,那笼绕在雨雾里的山锋,显得秀美了许多。听说有山或有水的城市都是好地方,而对这个城市我却没有一点留恋。
记得以前在乡下,推开窗,就能感觉到混合着泥土香的微微凉风,就能看到满地的梧桐落叶。在城市里最多也只有优雅的音乐和香气漫溢的咖啡陪伴着我度过这样的早晨。

把悲伤留给自己
2004-09-29

昨晚不知该去哪里,走过一间咖啡屋,就不自觉的走了进去。也许只是渴望一杯蓝山所带来的心灵上的宽慰吧。
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随手翻着《村上朝日堂》。这样,当我发现自己在现实的世界无所适从时,只要一迷恋咖啡的浓香和清新的文字,就会立刻平静下来。 左边的座上也有一个优雅的女人独自喝着咖啡,温和的灯光映照在她一头纤直的长发上。我这时才注意到,原来除了咖啡馆内弥漫的咖啡香外,还有从她身上散发出的香味。淡淡的,说不出名的香水味。她可能注意到我的目光,偏头对我笑了笑。虽然是陌生人,但是这样的礼貌却让我很温暖,走的时候,我向她说了句节日快乐。
朋友约我去他们那里去,我想何必把自己的情绪带给他们呢。就独自彷徨在城市繁华的边缘,想遥寄相思,却因为夜色太阴沉,看不到期待的明月。
深夜回家,怕是咖啡喝的多了,一点睡意也没有。听着George Winston的Autumn,竟然渐渐的在地毯上沉沉睡去,半夜2点醒来的时候,脸上泪痕依旧。 还好,总算过去了,听听音乐吧,心情总是能调节的。

学着忘记
2004-09-19

回家后,独自看着窗外,晚风拂过,很清爽,只是有点冷。真记不清以前在乡下,这会儿在做什么,只知道即使在乡下,也没有这么凉的。
对面学校的操场上,偶尔还有人走过,想起自己高中的时候也喜欢独自在操场徘徊,漫无目的,只是缓解紧张的情绪。现在长大了,再也不是少年了,烦恼更多了起来,却没有了缓解情绪的方式。
我渐渐开始模糊自己的记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我忘了过去,才能让自己少些忧伤。
事实上,无论多么艰难的现在,终是记忆和过去。那么,现在多一天美好的生活,往后就多一天美好的记忆。所以,努力做好现在应该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道理好像就是这么简单,可是怎么去做呢?

细心
2004-09-17

晚上下班后,我径直打车来到科大,本以为到了校园,看到一张张纯真的脸,听到久违的校园广播,心情会随之平静。然而,却因为爸妈的电话,又添了新的愁绪。
妈妈竟能从我的言语间觉察出我和珊子之间有矛盾,但是,她肯定没有料到事情已经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地步。我和她解释了老半天,才算蒙混过去。细想来,老妈的细心完全遗传给了我。
我总能从珊子的一举一动上觉察出什么来,而且一次又一次的事实证明我的感觉是正确的,也有可能珊子是一个外露而大方的人,她不懂得掩饰,也不懂得去观察,所以,我能看透她,而她却看不透我,因为我把自己隐藏的太深。

明夕何夕 君已陌路
2004-09-10

既不回头 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 何需誓言
今日种种 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 君已陌路